[实用新型]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026543.X | 申请日: | 2017-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0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平;姜志慧;赵振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磐石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1/00 | 分类号: | G01N11/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037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泥 流动 测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水泥胶砂测试设备领域,特别涉及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
背景技术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又称水泥流动度电动跳桌,用于2005年发布的新标准GB/T2419-2005《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的流动度试验,是该标准唯一指定用仪器,其工作准备过程为:将拌好的胶砂分两层迅速装入试模,第一层装至截锥圆模高度约2/3处,用小刀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各划5次,用捣棒由边缘至中心均匀捣压15次,之后装第二层胶砂,装至高出截锥圆模约20mm,用小刀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上各划5次,再用捣棒由边缘至中心均匀捣压10次,捣压后应使胶砂略高于截锥圆模,捣压深度,第一层捣至胶砂高度的1/2,第二层捣压不超过已捣实底层表面,但是由于实际操作是通过手感进行装样的,所以难以到达一个合适的状态,试验误差大。
目前,公开号为CN105136612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泥胶砂流动度测试模具,它包括下截锥圆模、上截锥圆模、下模套和上模套,所述下截锥圆模与所述上截锥圆模卡接形成一截锥圆模,所述下模套与所述上模套卡接,所述下模套与所述上截锥圆模卡接,但是在水泥胶砂放置完成之后,就需要将下截锥圆模从水泥胶砂上取下,由于下截锥圆模是环绕于水泥胶砂上的,如此在移动过程中,下截锥圆模下端依然处于环绕于水泥胶砂的状态,这样下截锥圆模稍有晃动就会作用到水泥胶砂上,从而使得水泥胶砂发生形变甚至是倾倒,测试的稳定性低。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通过取筒架上的取筒杆能够稳定的向上将圆筒从平台上取下,从而防止了人手发生抖动等而对水泥胶砂产生作用,检测的稳定性高。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包括机架以及位于机架上端的圆盘形的平台,所述平台上可分离设置有用于定型水泥胶砂的圆筒,所述平台的周缘上均匀设置有三个支撑体,所述支撑体均朝上开设有支撑槽,所述支撑槽中可分离设置有取筒架,取筒架包括三根分别与支撑槽相配合的支撑杆以及位于三根支撑杆顶部的支撑筒,穿过所述支撑筒竖直滑移连接有与支撑筒相配合的取筒杆,所述取筒杆位于圆筒的正上方,所述取筒杆上设置有固定结构,并通过固定结构与圆筒可分离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水泥胶砂在圆筒中放置完成之后,将取筒架放置到三个支撑体上,并通过支撑杆伸入到支撑槽中,由于三角形结构具有自身的稳定性,所以通过三个支撑槽稳定的作用于取筒架上的时候,就使得取筒架的位置稳定性得到了保证,然后竖直向下滑移取筒杆,并通过取筒杆端部的固定结构将圆筒固定连接,然后向上提高取筒杆,由于取筒杆在支撑筒的限位作用下只能竖直向上滑移,如此取筒杆的位置稳定性就得到了充分的保证,同时由于圆筒是通过固定结构固定连接在取筒杆上的,如此圆筒的位置稳定性也得到了保证,只能竖直的上升,同时由于圆筒的结构是上下下大的锥形结构,如此稳定竖直上升的圆筒就能够不作用到平台上是水泥胶砂上,从而保证了水泥胶砂位置与结构的稳定性,检测稳定性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圆筒的两端相对设置有两对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连接片上等高穿设有第一连接孔,第二连接片上等高设置有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的轴心与第二连接孔的轴心相互垂直,并且第二连接孔的高度低于第一连接孔的高度,所述取筒杆底端分别开设有与第一连接孔相配合的第一取筒孔以及与第二连接孔相配合的第二取筒孔,所述固定结构包括可分离依次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一取筒孔的第一提升杆,以及可分离依次穿过第二连接孔和第二取筒孔的第二提升杆。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取筒杆底端移动到与圆筒顶部等高的圆筒中部之后,第一取筒孔恰好正对两个第一连接孔,同时第二取筒孔也恰好正对两个第二连接孔,将圆筒的位置稳定住,然后分别将第一提升杆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一取筒孔,将第二提升杆穿过第二连接孔和第二取筒孔,同时第一提升杆和第二提升杆是处于垂直的状态,这样通过第一提升杆和第二提升杆就将圆筒和取筒杆固定连接起来,这样取筒杆上升的时候,通过第一提升杆和第二提升杆的共同作用就能够防止圆筒发生晃动,对圆筒的取下操作稳定性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取筒杆上设置有防脱部,当第一提升杆穿过第一连接孔和第一取筒孔的时候,防脱部抵触到支撑筒上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磐石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磐石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65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