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制冷压缩机的定子冷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6382.4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19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清;矢竹悟;张媛媛;李金寿;严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麦克维尔空调制冷(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06 | 分类号: | F04B39/06;H02K1/2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陈昊宇 |
地址: | 21512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冷 压缩机 定子 冷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大型制冷压缩机,具体涉及制冷压缩机中的电机定子冷却结构,所述制冷压缩机包括螺杆式制冷压缩机以及离心式制冷压缩机。
背景技术
电机运行时会产生损耗,包括定子铁芯损耗,定子绕组损耗,转子铁芯损耗,转子铝损耗和机械损耗,这些损耗都转变成热能,使电机各部分的温度升高。电机中耐热最差的是绕组的绝缘材料,当电机温度不超过所用绝缘材料的最高允许温度时,绝缘材料的寿命较长,可达15~20年;反之,如果温度超过上述最高温度,则绝缘材料老化、变脆,并缩短电机寿命,严重情况下,绝缘材料将碳化、变质、失去绝缘性能,从而使电机烧毁。有数据表明:当温升每上升1℃,电机的寿命就会减少6年。
影响电机温升的两个主要因素是电机本身损耗和外界的冷却条件,因此为使电机温升不超过设定值,必须从两个方面减少电机的温升:一是要使电机厂从设计和生产工艺上优化电机本体,使电机损耗减少到最小;二是要提高外界的冷却效果,使电机的温升限制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其中,提高外界的冷却效果的做法最常见的是将制冷剂吹入电机中,带走电机工作时产生的热量。
但该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电机的定子和转子共用一套冷却系统,而且冷却环路是开放式的,因此存在电机各部位冷却不均匀以及温度控制不精确的问题。
因此,如何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便成为本实用新型所要研究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制冷压缩机的定子冷却结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制冷压缩机的定子冷却结构,所述压缩机包括一机壳,该机壳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水平开设有一圆柱状装配腔室;所述定子固设于所述机壳的装配腔室中,定子亦呈圆柱状,与所述装配腔室的形状相匹配,且所述定子的外壁与装配腔室的内壁紧密贴合;
其中,所述装配腔室的内壁上对应所述定子的外壁开设有冷媒流道,该冷媒流道在水平方向螺旋环绕于所述定子的外壁;所述机壳上还开设有冷媒进口以及冷媒出口,所述冷媒进口与所述冷媒出口分别连设于所述冷媒流道的前端和后端。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定子的外壁与装配腔室的内壁紧密贴合”,借此设计,可以构成冷媒流道为密闭的空间,得以界定冷媒的流动线路。
2.上述方案中,当冷媒从冷媒进口进入冷媒流道之后,由于冷媒流道螺旋绕设于定子上,因此当冷媒经由冷媒流道从冷媒出口流出的过程中,冷媒将带走定子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进而达到给冷却定子的目的。
3.上述方案中,还包含两密封圈,两所述密封圈分别套设于所述定子的前端和后端。借此设计,以进一步密闭所述冷媒流道,防止冷媒溢出。
4.上述方案中,所述冷媒进口连设于所述冷媒流道的前端,所述冷媒出口连设于所述冷媒流道的后端,两密封圈分别位于冷媒进口的前部与所述冷媒出口的后部。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及优点如下:
本实用新型一种制冷压缩机的定子冷却结构,压缩机机壳的内部开设有一装配腔室;定子固设于装配腔室中,定子的外壁与装配腔室的内壁紧密贴合;装配腔室的内壁上对应定子的外壁开设有冷媒流道,该冷媒流道在水平方向螺旋环绕于定子的外壁;机壳上还开设有冷媒进口以及冷媒出口,冷媒进口与冷媒出口分别连设于冷媒流道的前端和后端。相比现有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能够实现定子的独立冷却,使得定子的冷却温度控制准确,且冷媒流道的绕设也使定子的冷却更加均匀。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制冷压缩机电机部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制冷压缩机电机部分的分解爆炸图。
以上附图中:1.机壳;2.装配腔室;3.定子;4.冷媒流道;5.冷媒进口;6.冷媒出口;7.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参见附图1、2所示,一种制冷压缩机的定子冷却结构,所述空气压缩机包括一机壳1,该机壳1的内部沿其长度方向水平开设有一圆柱状装配腔室2;所述定子3固设于所述机壳1的装配腔室2中,定子3亦呈圆柱状,与所述装配腔室2的形状相匹配,且所述定子3的外壁与装配腔室2的内壁紧密贴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麦克维尔空调制冷(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麦克维尔空调制冷(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63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线绝缘层剥离设备使用方法
- 下一篇:制备超吸收性聚合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