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心内科穿刺定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6189.0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924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26 |
发明(设计)人: | 苏春寿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春寿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32207 | 代理人: | 刘林 |
地址: | 537000 广西壮族自治区***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内科 穿刺 定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心内科穿刺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在给病人进行胸腔积液穿刺时主要是使用穿刺针,心包穿刺患者可通过化验心包腔中的液体了解心包积液的性质,并根据心包积液的性质来查明心包炎的病因。此外,当心包有大量积液时,患者的血液循环受到严重干扰,静脉血不能顺利回到心脏,心脏的排血功能发生障碍,心包穿刺放出大量积液便可使患者症状减轻,甚至消失。
心包穿刺必须在无菌技术下进行,局部应用普鲁卡因麻醉,穿刺部位不可过深,以免刺破心房、心室或刺破冠状动脉造成心包腔大量积血。心包穿刺虽有一定的危险性,但如严格按操作规程谨慎进行,还是比较安全的一种诊断兼治疗的方法,(1)引流心包腔内积液,降低心包腔内压,是急性心包壤塞症的急救措施。(2)通过穿刺抽取心包积液,作生化测定,涂片寻找细菌和病理细胞、作结核杆菌或其他细菌培养,以鉴别诊断各种性质的心包疾病。(3)通过心包穿刺,注射抗生素等药物、进行治疗。
现有的穿刺针主要由针体、针柄和针芯构成,针柄体积比较小,这样手捏针柄很容易脱落,且容易污染针体,从而引发交叉感染,给医务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
胸腔积液的诊断可以采用穿刺活检技术,(一)经皮肺穿刺术:对于靠近胸壁的周围性病变,在B超或CT引导下进行经皮肺穿,获取活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和细菌学检查,是一项提高疑难肺结核诊断率的有效手段。(二)胸膜穿刺活检术:胸膜活检方法一般为经胸壁针刺活检,现有的穿刺装置存在的问题是:一般操作难以固定,操作麻烦,费时费力,给医护人员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但现今的心内科穿刺定位装置固定准确性低,不能够调节,操作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用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固定准确,能够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调节,操作方便的心内科穿刺定位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心内科穿刺定位装置,包括吸盘、竖直杆、调节螺栓、横梁、横梁滑道、定位针、针柄、定位针套管、定位针钩、密封圈和横梁滑块,所述吸盘通过螺栓连接于竖直杆底部,所述横梁通过螺栓连接于竖直杆上,所述横梁滑道安装于横梁上,所述定位针钩安装于定位针底部上,所述横梁滑块上设有套管锁扣和凸舌,所述凸舌焊接于横梁滑块一侧。
作为优选,所述横梁滑块通过横梁滑道滑动连接于横梁,横梁滑块通过横梁滑道进行在横梁上的滑动。
作为优选,所述横梁滑块内竖向设有穿针竖孔,且穿针竖孔的直径与定位针的直径相适配,定位针通过穿针竖孔来进行定位,使其不易晃动。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针贯穿于针柄,且贯穿于安装在针柄上的密封圈,通过针柄对定位针进行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定位针套管套接于定位针上,且上方连接于针柄上,通过定位针套管对定位针的裸露部分进行保护,防止污染。
作为优选,所述套管锁扣连接于横梁滑块顶部,通过套管锁扣将定位针稳稳地固定在穿针竖孔内。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螺栓连接于竖直杆上,通过调节螺栓可以进行竖直杆的上下调节。
工作原理
医护人员将定位针置于横梁滑块内的穿针竖孔进行固定,通过套管锁扣将定位针固定好,通过竖直杆下的吸盘将定位装置吸附在患者身体上,竖直杆上的调节螺栓进行定位装置的上下调节,调整好位置时,定位针刺入患者身体后释放定位针钩,增加锚定性,减少定位针脱落,而设置在针柄上的密封塞可减少、减轻气胸的发生。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横梁通过螺栓连接于竖直杆上,横梁滑道安装于横梁上,横梁滑块通过横梁滑道滑动连接于横梁,防止穿刺针的位置的变动,减少误操作和妨碍后续穿针操作,非常方便,吸盘通过螺栓连接于竖直杆底部,调节螺栓连接于竖直杆上,吸盘能够将穿刺定位器吸附在患者身体上,可以调节穿刺针的竖直位置,操作简单,定位针钩安装于定位针底部上,增加锚定性,减少定位针脱落,增加定位装置固定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心内科穿刺定位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心内科穿刺定位装置的横梁滑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春寿,未经苏春寿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618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小麦‑绿肥种植方法
- 下一篇:桑枝条菌渣培育旱半夏种茎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