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治疗跟骨骨折的仿生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6168.9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9647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2-06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明;舒衡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衡水市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5 | 分类号: | A61F5/05 |
代理公司: | 青岛申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7243 | 代理人: | 霍本俊 |
地址: | 053000 河北省衡水市桃***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骨折 仿生 固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治疗跟骨骨折的仿生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也越来越重视,跟骨是人体的主要负重骨,同时跟骨也是人体跗骨中最大的一块松质骨,跟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跗骨骨折,在跟骨的骨折治疗中,不容忽视的是,准确的复位和坚强的固定是患者尽早负重,功能恢复的必要前提,因此无论是复位,还是固定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均会导致跟骨骨折后关节炎的发生,继而出现常见的足跟痛,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内固定是跟骨骨折治疗的主要形式之一,因此正确的选择内固定物,有助于患者的早期康复。由于内固定物的占位效应不可避免地会阻碍骨小梁在骨折愈合过程中重建,不能有效恢复骨骼局部正常结构和力学传导性,可能会导致局部应力集中,造成内固定物松动、退出、甚至是断裂等并发症,目前,在跟骨骨折治疗中,内固定物采用通用的髓内钉,这就不可避免地产生上述问题,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甚至造成难以恢复正常功能的不良后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跟骨骨折的仿生固定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治疗跟骨骨折的仿生固定装置,包括底板、固定板、限位套、滑块和轴承,所述底板上方的一端铰接有固定脚架,且固定脚架的底部通过滑槽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铰接有支撑杆,且支撑杆远离滑块的一端铰接在底板的上表面上,所述滑块的侧面安装有紧固装置,所述固定脚架上方的两侧固定有脚套,且脚套内侧的固定脚架上表面设有热袋放置槽,所述固定脚架远离与底板铰接处的一端的顶部通过轴承安装有两组限位套,且限位套的另一端安装有配合使用的扣环,所述底板上方远离固定脚架的一端固定有支撑座,且支撑座的顶部安装有减震器,所述减震器的顶部通过固定板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靠近固定脚架一侧的上方安装有两组侧固定板,且侧固定板位于限位套的正上方,所述侧固定板的内侧皆通过螺旋调节杆安装有固定环。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底部设有防滑垫。
优选的,所述固定环的内侧固定有橡胶垫。
优选的,所述脚套的上端设有鞋带系孔。
优选的,所述固定脚架呈L形,且L形拐角处粘接有表面呈弧形的海绵软垫。
优选的,所述固定脚架两侧的底部设有与紧固装置配合使用的紧固限位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治疗跟骨骨折的仿生固定装置设置了减震器和固定环使得固定装置更加稳定,且减轻了患者在行走过程中骨骼运动过程中的振动,加快了患者骨头的恢复速度,设置的固定脚架和限位套可以将脚跟部位和脚踝固定,避免行走时脚跟运动造成的损害,使得脚部稳定的放置在固定脚架上,设置的支撑杆可以根据需要调节固定脚架的倾斜角度,提高了固定装置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支撑座;3-减震器;4-固定板;5-支撑架;6- 固定环;7-侧固定板;8-限位套;9-扣环;10-脚套;11-固定脚架; 12-支撑杆;13-紧固装置;14-滑块;15-紧固限位孔;16-热袋放置槽;17-螺旋调节杆;18-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衡水市人民医院,未经衡水市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61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DC到DC转换器
- 下一篇:降低功率转换器在待机模式中的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