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产拒水透气炭粉的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20025153.0 申请日: 2017-01-10
公开(公告)号: CN206438071U 公开(公告)日: 2017-08-25
发明(设计)人: 刘继强;刘声雁;刘冠齐;朱江;问训 申请(专利权)人: 刘继强
主分类号: C09K17/40 分类号: C09K17/40;C09K17/04
代理公司: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32112 代理人: 汤志武
地址: 210035 江苏省南***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生产 透气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黑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拒水透气炭粉的装置。

背景技术

一、人们称沙漠和盐碱地是地球上的伤疤也有人说成是地球的癌症,难以治愈。我国不完全统计,已达到168.9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7.6%,并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其次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粮农组织不完全统计,全世界盐碱地的面积为9.5438亿公顷,其中我国为9913万公顷,对沙漠和盐碱地治理早已上升到了相关的国家层面。

二、生物黑炭技术已经引起世界先进国家的广泛关注:美国政府对此事高度重视,已把农业黑炭列入农业科技重点开发项目。日本政府为保持地力,促进粮食增产,1986年颁布《地力促进法施行令》,指定木炭当做土壤改良材料。

2008年,美国联邦众议院通过了2008食物与能源安全的农业法案,首次在联邦层面建立了对全世界生物黑炭研究、生产、应用与推广的激励机制,专门设立了农业基金支持生物质炭转化及生物黑炭的研究与示范,以推动农业生物质能源对世界能源的贡献。

2009年6月美国国会举行了生物质炭转化与生物黑炭农业应用的听证会,全面论证了生物黑炭农业应用减缓全球变暖的研究、推广与政策问题。生物质黑炭已被列入世界发达国家发展规划,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正在组织黑炭联盟,美国相关企业正在努力抢占生物质炭化技术制高点。

三、我国对生物黑炭技术和农业的发展的关系的研究还处于初始状态,如炭基复合肥、炭基缓释肥等,但就连这种简单的物理重量配比技术生产的产品,我国现在还没有相关的国家生产标准。没有相关的国家生产标准,相关的技术和产品就难以推广。

四、目前国内沙漠种水稻普片采用的是阻水透气沙效果虽然良好,但阻水透气沙抛开可以使沙漠变良田外,对于沙漠环境而言阻水透气沙本质来讲是中性的,即不能给沙漠带来好处也带不来坏处,而拒水透气炭粉同阻水透气沙相比较有以下优点:

1、拒水透气炭粉最终会同农作物的废弃物腐蚀在一起,成为良田的一个有机体而阻水透气沙不能。

2、拒水透气炭粉的最终成本低于阻水透气沙,原因是:

a、砂子的比重大,砂子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的密度2.65g/cm3,保守估计也要在1.46g/cm3---2.65g/cm3之间,而炭的平均堆密度最大值才0.55g/cm3,从原料到成产品,运输成本是拒水透气炭粉3--5倍。

b、理论上讲无论是阻水透气沙所用的原料砂和拒水透气炭粉所用的原料炭均可以无限粉碎,但从原料强度上比较,炭所要达到破碎的理想目数要比阻水透气沙所需要达到的理想破碎目数,消耗的能量少,生产成本相对低廉。

c、由于拒水透气炭粉的堆密度低,所以用于沙漠造田,在达到同样效果和同样使用重量的前提下拒水透气炭粉所改造的面积是阻水透气沙的三倍以上,所以在使用成本上拒水透气炭粉低于阻水透气沙。

d、拒水透气炭粉所用的憎水剂主要成分是利用“车载炭化装置”处理秸秆过程中产生的木焦油,通过精馏得到的“精制木焦油”为主要原料,木焦油本身对土壤就具有培养微生物等改良的作用,是一个大的技术和经济循环体,而阻水透气沙却不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是针对生物黑炭利用现状,而提出的一种用于生产拒水透气炭粉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来实现的:生产拒水透气炭粉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生成系统和加压雾化喷入系统;所述生成系统包括带高速破碎结构的生成罐,生成罐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生成罐的上部与加压雾化系统连通;所述加压雾化系统包括压缩机、表面处理剂配比反应釜及高压多头雾化喷嘴,高压多头雾化喷嘴伸入生成罐内。

一般地,所述生成罐下端设置变频高速电机,高速变频电机联接高速球形切刀,上端设有泄压罐。

所述生成罐还设有干燥热风吹扫口。

所述高压多头雾化喷嘴通过虹吸罐和气体过滤器分别连接表面处理剂配比反应釜和压缩机。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该领域所熟知的连接管线、控制阀门、视镜、人孔、支腿和气罐等零部件。

本实用新型可以利用我国丰富的生物黑炭为原料,比如利用秸秆处理产生的木炭和木焦油以及木醋液资源,生产拒水透气炭粉,用于沙漠造田甚至种水稻和盐碱地的改良。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继强,未经刘继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515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