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氧气产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4216.0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639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郑坚地 | 申请(专利权)人: | 尚和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C01B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15 | 代理人: | 许志勇,程爽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北***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氧气 产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与化学相关的制备装置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氧气产生装置。
背景技术
氧气,是维持人体生命及能量的重要元素之一,因此人体对于氧气的需求性自不待言。足够的氧气供给,有助于纾解疲劳、净化脑部。而氧气除了能维持身体机能正常运作之外,在医疗及急救方面,譬如:对哮喘病患者进行急救或是遭遇火灾事故时,若能依赖随身携带的氧气产生装置,就能避免造成生命财产的损失。
已知的氧气产生装置有以下几种类型:(1)加压式的氧气钢瓶,利用压缩机将氧气以高压的方式灌入钢瓶中储存,需要氧气时再配合呼吸罩提供使用者使用;(2)空气分离式的氧气产生装置,利用分子筛对压缩空气进行过滤,而将氧气分离出;(3)化学反应式的氧气产生装置,利用催化剂将产氧剂在装置中进行化学作用,将产氧剂中的氧分子加速分解而提供氧气。
然而,前述的氧气产生装置都有其缺点。氧气钢瓶体积笨重且储藏不易,补充氧气时又必须至特定场所才能进行补充;且其压缩机需配合使用电源才能对氧气进行加压,整体装置复杂。空气分离式的装置则是成本昂贵,且也必需配合使用电源才能对空气进行过滤,装置体积庞大,只能设置在特定场所,并且装置需要定期维护。至于化学反应式的装置若是利用硼酸钠作为产氧剂,为使其分解作用则需要配合使用热源才能进行。
由此可知,已知的氧气产生装置最大的缺点就是不易随身携带使用;在需要氧气医疗的突发情况下,无法立即用氧气产生装置提供氧气。此外,化学反应式的装置在产氧剂停止产生氧气后还须自行补充产氧剂。然而,产氧剂并不易于随身保存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为一种氧气产生装置,包含容器体、容器盖、圆环及第二封膜。容器体具有开口以及刺穿部,刺穿部具有锯齿状结构,锯齿状结构朝向开口,容器体内放置有反应剂;容器盖,包含有盖口以及孔洞,容器盖设置于容器体的开口并可相对于容器体旋锁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容器盖内放置有反应液;圆环,设置于容器盖内,圆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封膜,第一封膜之间放置有催化剂;以及第二封膜,设置于容器盖的盖口。当容器盖位于第一位置时,锯齿状结构与第二封膜之间具有空间,当容器盖位于第二位置时,锯齿状结构穿过第二封膜及第一封膜。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实施例为一种氧气产生装置,包含容器体、圆环、第二封膜及容器盖。容器体具有开口,容器体内放置有反应液;圆环,设置于容器体内,圆环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封膜,第一封膜之间放置有催化剂;第二封膜,设置于容器体的开口;以及容器盖,放置有反应剂,容器盖包含有盖口、孔洞以及刺穿部,刺穿部具有锯齿状结构,锯齿状结构朝向盖口,容器盖设置于容器体的开口并可相对于容器体旋锁于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当容器盖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二封膜与锯齿状结构之间具有空间,当容器盖位于第二位置时,锯齿状结构穿过第二封膜及第一封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氧气产生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氧气产生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氧气产生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另一结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氧气产生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为接续图4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氧气产生装置的孔洞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图4实施例的另一种使用态样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氧气产生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氧气产生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氧气产生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另一结构分解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氧气产生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12为接续图11实施例的使用状态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氧气产生装置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外观图。
图14为图13实施例的结构分解图。
附图标记列表
10 容器体11 内表面
111定位肋112凸肋
12 开口13 底面
14 第二螺纹15 外表面
20 刺穿部21 锯齿状结构
22 间距30 容器盖
31 孔洞311第一端口
312第二端口32 底板
33 延伸壁331外面
332内面34 第一螺纹
35 定位肋36 凸肋
37 接面部38 盖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尚和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尚和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42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型氨化反应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