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铅蓄电池铸焊底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4200.X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46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许月刚;张云峰;徐有胜;曲经滨;杨惠芳;陈志远;徐恒杰;周慧琦;方玉福;韩佳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能电池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9/04 | 分类号: | B22D19/04;H01M10/14;H01M2/2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24 | 代理人: | 沈自军 |
地址: | 3131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铸焊底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铅蓄电池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铅蓄电池铸焊底模。
背景技术
铅酸蓄电池属于可逆直流电源,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同时也可将电能转变为化学能。铅酸蓄电池主要由电解液、槽盖以及极群组成,铅酸蓄电池的电解液为硫酸溶液,其中极群主要由正极板、负极板和隔板组成,隔板主要起到储存电解液,作为氧气复合的气体通道,起到防止活性物质脱落以及正、负极之间短路的作用,正、负极板由板栅和活性物质构成。
在铅酸蓄电池的加工过程中,从电极板的组装到最后装入电池盒进行铸焊前的过程中,都是以按容量配制串一起的极板组即极群为单位进行加工处理的,极群为若干组正、负极板及正、负极板之间的隔板组成,每个极板都带有极耳,每个极群中,所有正极极板的极耳位于极群顶面的一侧,所有负极极板的极耳位于极群顶面的另一侧,同极极耳间通过与汇流排铸焊进行串联。
一般需先在铸焊模具中的焊接型腔内注满铅液,再将极群极耳插入焊接型腔内进行焊接;然后在铸焊模具内通冷却水使铅液进行冷却,铅液在冷却固化过程中,即将极群的极耳排铸焊成一体,最后再取出极群。
现有技术中,铸焊机底模采用直线型中空循环冷却结构,冷却水流经直线型结构,存在的问题是:在冷却水管壁两侧的电池汇流排可以得到及时冷却,而极柱位置因离冷却水管较远而冷却效率跟不上汇流排,出现冷却不到位导致极柱变形,粗细不匀,影响电池密封圈与极柱间的密封性能;电池过桥连接点处于两根冷却管中间位置,或边缘地带,无冷却水流过,过桥点得不到充分冷却,脱模时电池过桥点会软化形变,产生废品,而为了避免上述两个问题的产生,通常是延长电池脱模前的冷却时间,让电池极柱位置、过桥点自然冷却到位,延长了铸焊周期,降低了铸焊设备使用效率,而铸焊时间的延长时间结点因各台铸焊机铅温差异、铸焊操作工艺不同而很难把控,经常会因冷却时间延长,导致脱模困难。
比如:授权公告号为CN 204148488 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铅蓄电池铸焊机冷却装置,包括铸焊底模板、铸焊底模和水箱,铸焊底模板置于水箱内,在铸焊底模底面设有冷却槽;在水箱底部设有进水口和排水口,在进水口底部连接有进水管,在进水管上安装有进水阀,在排水口底部连接有排水管,在排水管上安装有排水阀,在水箱内还有若干溢流管,从进水管和进水口流入的冷却水漫过铸焊底模板中部后涨至铸焊底模底面冷却槽内,从而对铸焊底模和铅液进行冷却,吸收热量的冷却水从溢流管中流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冷却效果好的铅蓄电池铸焊底模。
一种铅蓄电池铸焊底模,包括底模本体,所述底模本体表面具有汇流排型腔、过桥型腔和极柱型腔,所述底模本体内部具有多个平行的冷却介质通道,所有的汇流排型腔均相互平行,并且平行于所述冷却介质通道,所述冷却介质通道之间具有经过过桥型腔的横向通道。横向通道将冷却介质通道之间连接起来,一方面可以使冷却水在不同冷却介质通道之间流通,增加各处降温的均一性,另一方面,可以对过桥处进行冷却,避免了在冷却介质通道两侧得到快速冷却而离冷却介质通道较远的过桥处得不到高效的降温的问题。
所述的铅蓄电池铸焊底模,位于两侧冷却介质通道边沿具有经过极柱型腔或过桥型腔的上钻通道。由于极柱和过桥均高出汇流排许多,相应的,极柱型腔和过桥型腔在铸焊底模上的深度较汇流排型腔的深度要深,所以,如果冷却水只集中在一个平面上,不利于处于深处的极柱或过桥的冷却,特别是较靠近顶部的区域,而上钻通道的设计可以将冷却水引流到极柱型腔或过桥型腔附近,使得极柱或过桥也能够得到有效的冷却。
所述底模本体表面6列汇流排型腔,每列具有4个处于同一直线上的汇流排型腔,具有4×6个,每4个汇流排型腔在同一直线上构成一列,总共6列,从最边上的列开始逐个编号,所述冷却介质通道位于第1列和第2列,第3列和第4列,第5列和第6列之间。4×6个汇流排型腔,每侧的2×6个汇流排型腔对应一个铅蓄电池,相当于所述底模每次可同时铸焊两个并排的铅蓄电池。
第1列汇流排型腔逐个连接一个极柱型腔。相应的,第6列汇流排型腔每侧的2个汇流排型腔具有连接他们的过桥型腔。
第2列和第3列、第4列和第5列之间具有连接两并行汇流排型腔的过桥型腔。
第2列和第3列、第4列和第5列之间具有散热通孔。散热通孔充分利用底模空余的区域,增加冷却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能电池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能电池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420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适应型智能自动化锥形网制网机
- 下一篇:一种消防用水过滤处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