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球冷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3707.3 | 申请日: | 2017-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595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嘉铭;叶飞燕;叶佳燕;叶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市上虞叶华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3 | 分类号: | C21D1/63;C21D9/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冷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球淬火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钢球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公告号为CN20460808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钢球淬火工艺提升收集装置,它包括淬火池、电机、支撑杆、取料桶、缓存池和回流板。从淬火炉出来的钢球被倒入淬火池中的取料桶中,通过电机带动取料桶离开淬火池,同时浸泡液通过取料桶的漏液缝隙以及回流板重新流入到淬火池内,降低了回收装置对人工的依赖度,增加了效率,提高了浸泡液的利用率,降低了成本,也便于钢球的后续加工。
但是,从淬火炉的开口中出来的钢球成堆落入淬火池中,聚集在取料桶中,钢球与钢球之间相互抵触,无法与浸泡液充分接触,钢球冷却不均匀,导致钢球的硬度不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钢球冷却装置,通过在淬火池中放置设有导流通道的冷却坡道,钢球之间的接触减少,钢球与浸泡液接触更充分,在进入取料桶之前得到充分且均匀的冷却,达到钢球硬度更均匀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球冷却装置,包括顶面敞开的淬火池和放置在所述淬火池中的取料桶,所述淬火池中倾斜设置有冷却坡道,所述冷却坡道靠近所述取料桶的一端向下倾斜,所述冷却坡道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导流条,所述导流条平行于所述冷却坡道的长度方向,任意相邻的两个所述导流条之间形成一个供钢球滚动的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一端位于所述取料桶上方,所述导流通道远离所述取料桶的一端与所述淬火池的敞开端相连。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从淬火炉出来的钢球进入淬火池中后,随机进入不同的导流通道内,沿着冷却坡道下滑,在从进料坡道滑到出料坡道的过程中在导流条的作用下,钢球之间相互抵触的几率减小,钢球在滚动过程中与浸泡液充分接触后逐渐冷却,最后通过出料坡道进入取料桶内,与钢球从淬火炉中出来后成堆落入淬火池后聚集在取料桶中相比,钢球与浸泡液的接触更充分,得到了更均匀的冷却,钢球的硬度也更均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坡道上固定连接有垂直于所述冷却坡道的坡道侧壁,所述冷却坡道和坡道侧壁上开有若干个供浸泡液流通的缝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坡道周围的浸泡液通过缝隙进行交换,使淬火池中的浸泡液有更好的流动性,浸泡液温度更均匀,钢球能得到更均匀的冷却,得到的钢球硬度更均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坡道包括进料坡道和出料坡道,所述出料坡道固定连接在淬火池内,所述进料坡道转动连接在所述出料坡道远离所述取料桶的一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料坡道的倾斜角度可以调整,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钢球的不同规格来调整进料坡道的角度,使规格的钢球都能在淬火池中得到充分且均匀的冷却,使钢球的硬度更均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淬火池的敞开端设置有定位架,所述定位架上设有若干个定位杆,所述进料坡道远离所述出料坡道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固定在任一所述定位杆上的定位钩,所述定位钩固定在所述定位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将定位钩勾在不同的定位杆上来调节进料坡道的倾斜角度,从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进料坡道的倾斜程度进行调节。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出料坡道沿远离所述进料坡道的方向逐渐变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球滚动时不容易从冷却坡道上滑落到淬火池底,在钢球进入取料桶前被汇聚到出料通道中间,在从出料通道落入取料桶时钢球不容易滚落到取料桶外,减少遗留在淬火池中的钢球,减少产品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淬火池的底面设有用于放置取料桶的桶槽,所述淬火池的底面靠近所述桶槽的一端向下倾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取料桶进入淬火池后,浸没在浸泡液中,桶槽的设置可以减少取料桶因浸泡液的浮力在淬火池中飘动而导致沿冷却通道滑下的钢球无法按预计落入取料桶中的情况发生,淬火池底面的倾斜设置使不慎落入淬火池底的钢球能够沿斜面滚入到桶槽中的取料桶中,从而减少遗留在淬火池中的钢球,减少产品浪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取料桶底部开有若干个供浸泡液流通的排液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取料桶浸入浸泡液中时,浸泡液从缝隙中流入取料桶中,取料桶不容易因浮力停留在浸泡液表面难以下沉,在将取料桶从淬火池中取出时,浸泡液从缝隙中流出,流回到淬火池中的浸泡液可以重复利用,减少浸泡液浪费,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取料桶中的钢球在取出时已经被沥干,进行后续操作时不需要再进行沥干,操作更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市上虞叶华实业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市上虞叶华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370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操作方便的高架式热处理炉
- 下一篇:包装瓶(野蛮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