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温针灸后针灰分离收集装置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20023232.8 申请日: 2017-01-09
公开(公告)号: CN206763334U 公开(公告)日: 2017-12-19
发明(设计)人: 虞慧华;刘继勇;尤本明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主分类号: B07B1/28 分类号: B07B1/28;B07B1/46;B03C1/30;A61H39/06
代理公司: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68 代理人: 赵青
地址: 200433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针灸 后针灰 分离 收集 装置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温针灸后针灰分离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相结合的一种方法,又称针柄灸。即在留针过程中,将艾绒搓团捻裹于针柄上点燃,通过针体将热力传入穴位。温针灸具有温通经脉、行气活血的作用。适用于寒盛湿重,经络壅滞之证,如关节痹痛,肌肤不仁等。温针灸的操作方法是:先取长度在1.5寸以上的毫针,刺入穴位得气后,在留针过程中,于针柄上或裹以纯艾绒的艾团,或取约2cm长之艾条一段,套在针柄之上,无论艾团、艾条段,均应距皮肤2~3cm,再从其一端点燃施灸。

温针灸治疗后,无论使用的是艾绒、艾团、艾条,燃烧后都仍会留在针灸针柄上。因此,拔针后需要清理针灸针上端残留的艾炷灰烬团,以便灰与针分开收集,若有能有效分离灰与针的器具或装置,无疑可减轻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拔针辅助工具主要是一种医用钢盘,医务人员在为一个个患者拔针时,通常先将针连同针上端的艾炷灰烬团一起取下扔到钢盘中,再将其倒入另一容器;这样操作似乎省时、省力,但却导致了针与灰烬的混杂,使得后续针与灰烬处理工作繁琐,更费时费力。何况,钢盘体积较大,随身携带不便,且敞开的钢盘中暴露在外的针尖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一旦忙中出错,还可能造成钢盘侧翻。甚至有的医护人员因急于为患者拔针,怕寻找钢盘耽搁时间,就随手将拔下的多根针灸针捏在手里,若一不留神,有可能将手扎破,存在感染疾病的危险。

另外,临床发现,艾灰可以用于治疗外伤出血、婴儿红屁股、湿疹、脚气、痤疮,还可以美白,除异味,并且可制作成干燥剂、花肥,因此在温针灸治疗后若将艾灰收集,就能进行再利用。

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420170070.7公开了一种磁力自由针式艾灸盒,包括带有活动盖体的盒体,盒体内设置有金属隔网,所述盒体或/和活动盖体的内壁贴覆有金属保护板,顶端为尖头状、尾端设置有磁性吸块的活动插针吸附在金属保护板上或艾草烟灰隔网上。该专利是用于艾灸的装置,其中使用磁铁只是解决了针灸过程中插针脱落的问题,虽然其设有艾草烟灰隔网,但其目的也是接住脱落下来的针而非收集艾灰(授权公告号203861568U)。

现有技术尚未解决温针灸治疗后,废针与艾炷灰烬分离的问题,也更加没有解决收集艾灰再利用的问题。

目前临床上还没有一种方便医务人员使用,安全环保,效率较高,能够有效分离温针灸后的针与灰,并进行针与灰分类收集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温针灸后针灰分离收集装置,实现温针灸后有效分离针与灰,并进行分类收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温针灸后针灰分离收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上筒体,上端连接盖子,下端敞开;

中筒体,上端和下端均敞开,中间设有一层针灰过滤网,针灰过滤网上方的筒壁内设有磁铁;

下筒体,上端敞开,下端密封,内置一集灰筒;

所述的上筒体、中筒体和下筒体的直径相同,中筒体通过筒壁外侧的转轴与上筒体和下筒体连接。

中筒体通过筒壁外侧的转轴可以向任意方向转动,以实现既能和上筒体、下筒体在一个中轴线上,也能和上筒体、下筒体分开。分开时,可直接从针灰过滤网上收集留在网上的针和筒壁内侧被磁铁吸住的针。

集灰筒,可自下筒体中自由取出,用于收集艾灰,进行再利用。

磁铁,用于吸取针。

优选的,上筒体与盖子为活动连接,例如铰接等。

优选的,中筒体中,针灰过滤网上方的筒壁内设有一整圈的磁铁。

优选的,所述的集灰筒的直径略小于下筒体的直径。

优选的,下筒体的底部安装有振荡器,并设有开关和外接电源,以实现自动振荡加速灰烬与针的分离,并从针灰过滤网上落下。

优选的,转轴可以贯穿上筒体、中筒体和下筒体筒壁外侧,以实现三部分筒体的自由转动,更便于收集针和灰。转轴可以采用如中国专利CN201756017U“一种多功能笔筒”中转轴形式、或采用如中国专利CN2848774Y“配装花草的垃圾筒”中转轴形式等。

优选的,针灰过滤网的网孔直径小于等于1mm,使得艾灰烬顺利通过,而针不会通过此过滤网。

中筒体与上筒体和下筒体的衔接处筒壁外侧分别设有上下匹配的锁扣,通过锁扣,确保上筒体、中筒体和下筒体固定在一条中轴线上;若解开锁扣,上筒体、中筒体和下筒体可以随筒壁外侧的转轴移位,甚至相互脱开。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32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