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检测电磁阀端盖内表面平面度及同心度的治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023159.4 | 申请日: | 2017-01-1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0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 发明(设计)人: | 马夫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金之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5/28 | 分类号: | G01B5/28;G01B5/252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531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电磁阀 端盖内 表面 平面 同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磁阀端盖同心度和面轮廓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电磁阀端盖内表面平面度及同心度的治具。
背景技术
如图1和2所示的电磁阀端盖200,其内表面具有一圈密封胶槽,密封胶槽用于点胶后使电磁阀端盖与电磁阀阀体形成密封,从而使防止流体介质泄漏。由此可见,影响电磁阀密封性的因素主要有密封胶圈的同心度和内表面的平面度。如果电磁阀端盖上的密封胶槽的同心度不合格,则会导致点胶质量不合格,最终使端盖与阀体连接时发生点泄漏。如果电磁阀端盖的内表面的平面度不合格则也会产生类似的问题。
目前进行这种检测所采用的设备为三坐标测量仪,这种设备的缺点是检测过程较慢,很难满足大批量生产时的检测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检测电磁阀端盖内表面平面度及同心度的治具,造价低廉、操作方便,且能够快速完成同心度和平面度的检测。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电磁阀端盖内表面平面度及同心度的治具,包括底座,底座具有一工作台面,还包括:
旋转轴,用于将电磁阀端盖可转动的支撑于工作台面的上方;
直角量规,具有一个用于接触位于工作台面上方的电磁阀端盖的密封胶槽的接触端和一个用于接触电磁阀端盖的内表面的接触段;
横臂,用于将直角量规支撑在工作台面的上方;
第一基座,用于使横臂沿第一方向滑动地连接在工作台面的上方;
第二基座,用于使第一基座沿第二方向滑动地连接在工作台面的上方;
检测装置,用于分别检测横臂相对第一基座在第一方向上的移动距离和第一基座相对第二基座在第二方向上的移动距离;
其中,横臂与第一基座构成沿第一方向的滑动连接;第一基座与第二基座构成沿第二方向的滑动连接;第一方向垂直于工作台面,第二方向平行于工作台面。
进一步地,直角量规与横臂通过螺纹副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基座包括:第一水平部和第一竖直部;第一水平部和第一竖直部连接构成“倒L”字形的结构体;第一水平部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而成、用于安装检测装置的第一安装孔;横臂设置于第一竖直部上。
进一步地,第一基座包括:第二水平部和第二竖直部;第二水平部和第二竖直部连接构成“L”字形的结构体;第二竖直部具有沿第二方向延伸而成、用于安装检测装置的第二安装孔;第一基座设置于第二水平部上。
进一步地,直角量规的接触端为半球形结构体,接触端能够与电磁阀端盖内表面的密封胶槽构成球面副配合。
进一步地,检测装置包括:接触探头和表盘,表盘设有刻度和能随接触探头移动而指向不同刻度的指针。
进一步地,第二方向指向旋转轴的回转中心。
进一步地,还包括弹簧,弹簧使横臂具有相对第一基座向工作台面方向移动的趋势。
进一步地,旋转轴具有一凸台,凸台能够支撑电磁阀端盖在固定的高度。
进一步地,底座底部靠近其四个顶角的位置设置有垫脚。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造价低廉、操作方便,且能够快速完成同心度和平面度的检测。
附图说明
图1为待测电磁阀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实施例进行同心度检测的工作原理图;
图5为图3所示实施例进行平面度检测的工作原理图。
附图标记:
10底座;101垫脚;
20旋转轴;201凸台;
30直角量规;301接触段;302接触端;
40横臂;
50第一基座;501第一水平部;502第一竖直部;
60第二基座;601第二水平部;602第二竖直部;
70检测装置;
80弹簧;
200电磁阀端盖;2001内表面;2002密封胶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3至4所示,一种检测电磁阀端盖内表面平面度及同心度的治具,包括底座10,底座10具有一工作台面,还包括:
旋转轴20,用于将电磁阀端盖200可转动的支撑于工作台面的上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金之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金之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31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