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悬挂张拉集成式柔性防护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2938.2 | 申请日: | 201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08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5 |
发明(设计)人: | 冯乾宽;张金龙;王凯;李裕;杜林岳;李文皓;焦赟;宋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 |
代理公司: | 成都宏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1227 | 代理人: | 李顺德 |
地址: | 61003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挂 集成 柔性 防护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防灾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挂张拉集成式柔性防护系统。
背景技术
柔性防护系统是边坡地质灾害防治领域中一种重要的边坡防护技术,主要由拦截系统、支撑系统、耗能器三个主要部分构成,通过对防护区域形成面防护,从而阻止崩塌岩石土体的下坠。相对于刚性防护系统,柔性防护系统具有缩短工期和降低施工费用的优点,且适应任何坡面地形。
柔性防护系统的支撑系统常常采用悬臂式支撑系统,即悬挂张拉集成式柔性防护系统。现有的悬臂式支撑系统在冲击受力过程中,悬臂轴向分力急剧增大并伴随瞬时水平作用,加之悬臂根部为平面型销铰连接,面内转动能力极其有限,因此面外转动受到约束的悬臂在压弯作用下,瞬时出现压溃失稳。同时,竖向支撑在弯,压,扭组合作用下,极易发生屈曲,承载力大幅度削减。因此,在支撑索的拉力达到耗能器的启动力之前,竖向支撑已破坏,支撑系统不能将冲击力有效传递给支撑索,耗能器无法充分发挥作用,传力途径不明确。
概括而言,现有的采用上述悬臂式支撑系统的悬挂张拉集成式柔性防护系统存在如下缺陷:1、竖向支撑受力复杂,悬臂极易出现水平面内的压弯屈曲,防护能级较低。2、系统构件无法充分发挥作用,传力途径不明确。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受力简单、实现拉压平衡、构件充分发挥作用、传力途径明确的悬挂张拉集成式柔性防护系统。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悬挂张拉集成式柔性防护系统,包括呈直线分布的至少三个立柱、防护网,所述防护网包括与每个立柱对应的悬臂,在每个立柱顶部与对应的悬臂头部和尾部之间分别设有前支撑索和后支撑索,在立柱底部与对应的悬臂尾部之间设有稳定索;所述悬臂包括与两端的立柱匹配的第一悬臂及与其它立柱匹配的第二悬臂;还包括两条分别与两端立柱顶部连接的并锚固于地面的侧拉锚绳;每个立柱上连接有至少一条锚固于地面的拉锚绳。
悬臂通过前支撑索、后支撑索实现与立柱以一种悬挂的方式实现连接并传力,在冲击过程中,悬臂始终轴向受压且承受的压力与前支撑索拉力、后支撑索拉力、防护网拉力实现拉压整体平衡;通过稳定索解决悬臂因前支撑索、后支撑索拉力不同导致的摆动问题。上述悬挂张拉集成式柔性防护系统在承受冲击力时,可以保证立柱始终轴向受压且承受的压力与拉锚绳拉力、侧拉锚绳拉力、前支撑索拉力、后支撑索拉力实现拉压整体平衡;本实用新型的悬挂张拉集成式柔性防护系统的结构简单,可实现各种耗能装置的充分变形并有效耗能。
作为上述悬挂张拉集成式柔性防护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侧拉锚绳与地面的锚固点位于多个立柱底部的连线上;所述拉锚绳与立柱的夹角为45-60℃。
作为上述悬挂张拉集成式柔性防护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每个立柱上设有两条沿对应立柱对称的拉锚绳。
作为上述悬挂张拉集成式柔性防护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拉锚绳上设有耗能器。
作为上述悬挂张拉集成式柔性防护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护网还包括网面、前主索和后主索,所述前主索由两端的第一悬臂头部固定并依次穿过所有的第二悬臂头部,所述后主索由两端的第一悬臂尾部固定并依次穿过所有的第二悬臂尾部,所述网面两侧分别穿挂于前主索和后主索上。此时,在冲击过程中,悬臂始终轴向受压且承受的压力与前支撑索拉力、后支撑索拉力、前主索拉力、后主索拉力实现拉压整体平衡。
作为上述悬挂张拉集成式柔性防护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悬臂为“I”型;所述第二悬臂为“V”型。当第二悬臂为“V”型时,即第二悬臂具有对称的两个尾部,此时,优选使与每个第二悬臂对应的稳定索和后支撑索均为两条。
作为上述悬挂张拉集成式柔性防护系统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主索和/或后主索上设有耗能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悬挂张拉集成式柔性防护系统的立柱只承受轴向压力,受力简单,承载力高。
2)本实用新型的悬挂张拉集成式柔性防护系统的悬臂只承受轴向压力,受力简单,承载力高。
3)本实用新型的悬挂张拉集成式柔性防护系统实现了拉压整体平衡,传力路径清晰,构件可以充分发挥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悬挂张拉集成式柔性防护系统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悬挂张拉集成式柔性防护系统的前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悬挂张拉集成式柔性防护系统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交通大学,未经西南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293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