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进样的凯氏定氮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2265.0 | 申请日: | 201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050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明;潘红;罗冲开;张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云测质量检验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1/00 | 分类号: | G01N31/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创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50125 | 代理人: | 宫兆斌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凯氏定氮仪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氮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动进样的凯氏定氮仪。
背景技术
凯氏定氮仪是根据蛋白质中氮的含量恒定的原理,通过测定样品中氮的含量从而计算蛋白质含量的仪器。因其蛋白质含量测量计算的方法叫做凯氏定氮法,故被称为凯氏定氮仪,又名定氮仪、蛋白质测定仪、粗蛋白测定仪。
凯氏定氮仪需经过消解、蒸馏、吸收、滴定四个步骤。在进行消解时,先将样品溶液与浓硫酸和催化剂加入凯氏烧瓶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分解,其中碳和氢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溢出,而样品中的有机氮转化为氨与硫酸结合成硫酸铵。传统的再将样品溶液加入凯氏烧瓶时,先导入烧杯中,再导入凯氏烧瓶中,有时需要多次将样品溶液加入凯氏烧瓶中,需要多次重复上述动作,操作复杂,影响检测的效率,有的样品溶液含有腐蚀性物质,可能会对操作员造成伤害,因此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进样的凯氏定氮仪,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进样的凯氏定氮仪,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的上方通过第一固定架安装有凯氏烧瓶,所述凯氏烧瓶的下端设有电炉,所述操作台的上端通过第二固定架向右下倾斜安装有透明储液管,所述透明储液管的外壁设有体积刻度值,所述透明储液管的底部上侧壁的基体上安装有防水轴承,所述防水轴承的内部焊接有与透明储液管垂直的阀杆,所述透明储液管的内部阀杆的下端焊接有阀瓣,所述透明储液管的出口端位于凯氏烧瓶进口的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阀杆的外端焊接有手拧杆。
优选的,所述透明储液管的下端一体成型有竖直的出液管,且出液管的管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所述出液管的出液口位于凯氏烧瓶的进口的正上方。
优选的,所述凯氏烧瓶的进口处设有漏斗,所述漏斗的下端一体成型有与凯氏烧瓶平行的插接管,且插接管插接在凯氏烧瓶的内部,且漏斗的进口端位于出液管的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透明储液管的上端一体成型有进液管,且进液管的管径由下至上逐渐增大。
优选的,所述进液管的上端设有盖板。
优选的,所述透明储液管与水平面的夹角在二十至八十度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自动进样的凯氏定氮仪,操作简单,可快速方便的进行多次定量进样,安全性能好,大大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安全性,适合大规模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主视图中的A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漏斗结构示意图。
图中:1 操作台、2 第一固定架、3 凯氏烧瓶、4 电炉、5 第二固定架、6 透明储液管、61 体积刻度值、7 防水轴承、8 阀瓣、9 阀杆、10 手拧杆、11 出液管、12 进液管、13 漏斗、14 插接管、15 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进样的凯氏定氮仪,包括操作台1,所述操作台1的上方通过第一固定架2安装有凯氏烧瓶3,所述凯氏烧瓶3的下端设有电炉4,所述操作台1的上端通过第二固定架5向右下倾斜安装有透明储液管6,所述透明储液管6的外壁设有体积刻度值61,所述透明储液管6的底部上侧壁的基体上安装有防水轴承7,所述防水轴承7的内部焊接有与透明储液管6垂直的阀杆9,所述透明储液管6的内部阀杆9的下端焊接有阀瓣8,所述透明储液管6的出口端位于凯氏烧瓶3进口的正上方。
具体地,所述阀杆9的外端焊接有手拧杆10。方便扭转阀杆9。
具体地,所述透明储液管6的下端一体成型有竖直的出液管11,且出液管11的管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所述出液管11的出液口位于凯氏烧瓶3的进口的正上方。方便样品溶液加入凯氏烧瓶3中。
具体地,所述凯氏烧瓶3的进口处设有漏斗13,所述漏斗13的下端一体成型有与凯氏烧瓶3平行的插接管14,且插接管14插接在凯氏烧瓶3的内部,且漏斗13的进口端位于出液管11的正下方。方便样品溶液加入凯氏烧瓶3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云测质量检验有限公司,未经云南云测质量检验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226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气相色谱仪
- 下一篇:一种汽车内饰甲醇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