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防凝露的户外电力柜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2121.5 | 申请日: | 201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25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陈天胜;王桂杰;傅龙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H02B1/56 | 分类号: | H02B1/56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73005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防 户外 电力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防凝露的户外电力柜。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电力技术的迅速发展,户外变电箱,配电柜等这些用于满足各类电器元件进行安装的柜具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电力柜在冬季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温度较低,电力柜内部经常发生凝露的现象,导致电力柜内部电器的损坏,需要定期维护,十分麻烦,现有技术中具有预防凝露的户外电力柜预防效果不太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防凝露的户外电力柜,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防凝露的户外电力柜,包括电力柜本体,所述电力柜本体下方设置有基座,所述电力柜本体底部安装在基座上,所述电力柜本体前方设置有柜门,所述柜门上安装有把手,且把手与柜门固定连接,所述电力柜本体上方设置有太阳电池板,所述电力柜本体左右两侧设置有凹槽,所述电力柜本体两侧的凹槽区域设置有散热孔,所述电力柜本体两侧的凹槽内设置有保温板,所述电力柜本体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设置在电力柜本体内部,且加热装置与电力柜本体固定连接,所述电力柜本体内部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电力柜本体固定连接,所述控制装置下方设置有电池,所述电池安装在电力柜本体内部。
优选的,所述太阳电池板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太阳电池板对称设置,两组太阳电池板之间的夹角为120-150度。
优选的,所述保温板四周设置有密封条,且密封条与保温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包括单片机、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开关,所述太阳电池板通过导线与单片机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通过导线与控制开关电性连接,所述加热装置通过导线与控制开关电性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与单片机电性连接,所述电池通过导线与单片机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为电加热管,且加热装置呈S形弯曲。
优选的,所述单片机为80C51单片机,温度传感器为pt100温度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和优点:该预防凝露的户外电力柜,通过温度传感器的设计,温度传感器将检测的信号传递给单片机,当电力柜内部的温度低于单片机设定的温度时,驱动加热装置工作,同时将保温板放置在电力柜本体两侧的凹槽中,用于堵住散热孔,放置热量的流失,同时密封条防止电力柜本体内外进行热交换。该预防凝露的户外电力柜,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能够防止电力柜内部凝露,使用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力柜本体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力柜本体、2基座、3柜门、4把手、5太阳电池板、6凹槽、7散热孔、8加热装置、9保温板、10密封条、11控制装置、12单片机、13温度传感器、14控制开关、15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预防凝露的户外电力柜,包括电力柜本体1,所述电力柜本体1下方设置有基座2,所述电力柜本体1底部安装在基座2上,所述电力柜本体1前方设置有柜门3,所述柜门3上安装有把手4,且把手4与柜门3固定连接,所述电力柜本体1上方设置有太阳电池板5,所述太阳电池板5共设置有两组,且两组太阳电池板5对称设置,两组太阳电池板5之间的夹角为120-150度,所述电力柜本体1左右两侧设置有凹槽6,所述电力柜本体1两侧的凹槽6区域设置有散热孔7,所述电力柜本体1两侧的凹槽6内设置有保温板9,所述保温板9四周设置有密封条10,且密封条10与保温板9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电力柜本体1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加热装置8,所述加热装置8设置在电力柜本体1内部,且加热装置8与电力柜本体1固定连接,所述加热装置8为电加热管,且加热装置8呈S形弯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未经兰州理工大学技术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212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分体式配电箱
- 下一篇:一种扩散低表面浓度提效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