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静电除尘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2074.4 | 申请日: | 201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9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朱留洲;于兆勤;张杰雄;翁一航;张永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C3/04 | 分类号: | B03C3/04;B03C3/34;B03C3/88;C01B13/02;A61L9/20 |
代理公司: | 广东广信君达律师事务所44329 | 代理人: | 杨晓松 |
地址: | 51006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除尘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电除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够有效降低臭氧释放的静电除尘霾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入了二十一世纪之后我国的工业与经济发展迅速,但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了出来。在2013年1月北京市爆发了一次连续一个月的雾霾,之后雾霾开始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目前北京市制定的人工除霾方式有三种:一是具有人工增雨(雪)条件的消减雾霾方案,通过跨区域联合增雨(雪)作业,增加降水,加大雨水对霾粒子的冲刷;二是具有消减云雾条件的消减雾方案,通过开展局部人工消雾试验,探索人工消雾的技术和方法;三是纯霾天气条件下,使用物理搅拌法、水冲刷法、电磁法等试验方法。
除此之外,还有少见的静电除霾技术。静电除霾技术需要使用到上万伏的高压静电,这种高压电场在产生负离子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臭氧,臭氧被界定为大气首要污染物之一,这种物质具有强烈的氧化性,会对公共设施有腐蚀的危害。臭氧还是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成分,大量的臭氧对人体有损害。现有的静电除霾技术防止臭氧产生的方法主要是对材料的改进,例如使用石墨烯电极。但石墨烯电极的造价过高、产量低。如果能够在放电除霾的同时,不会产生过多的臭氧,则可以达到较好的除霾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利用加热电极周围空气的方法来抑制静电除霾过程中产生的臭氧的静电除尘霾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静电除尘霾装置,主要包括外壳结构、以及设置在外壳结构内的回转刮尘集尘结构、高压放电结构、旋转加热结构、导风结构和悬挂结构;按功能区域来划分,静电除尘霾装置的前端为用于防止杂物进入除尘霾装置的隔物网;中部为除尘霾、除臭氧和刮尘集尘区,后部为使空气流动的导风杀菌区。
具体的,所述外壳结构包括上部外管、下部外壳和用于支撑其他部件的支架。所述上部外管位于下部外壳上,并与下部外壳固定连接。所述上部外管的底部设有用于收集尘埃的集尘口,所述支架设有若干个,为功能区的部件安装提供固定的地方,该支架安装在上部外管内,与上部外管固定连接。
具体的,所述回转刮尘集尘结构包括中心轴、回转尘刮、集尘盒和第一电机。所述中心轴安装在支架上,所述回转尘刮设置在中心轴上,所述第一电机与中心轴传动连接,驱动回转尘刮在上部外管内绕中心轴转动。由于空气中的尘埃及颗粒与负离子结合后会依附到上部外管的内壁上,为了获得更好的除尘霾效果,需要对内壁的尘埃进行清理收集,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回转尘刮是紧贴上部外管的内壁转动,将内壁上的尘埃挂落并推到集尘口处,尘埃在重力作用下顺着集尘口滑落到集尘盒内进行集中处理。
所述集尘盒设置在下部外壳内,位于集尘口的下方,与集尘口衔接。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为了方便清理集尘盒内的灰尘,所述集尘盒与上部外管的集尘口卡扣连接,当集尘盒内收集满灰尘后,工作人员只需将卡扣打开,即可把集尘盒拆下清洗,操作十分方便。
具体的,所述高压放电结构包括高压电源、放电电极和电极盒。所述电极盒设置在中心轴上,放电电极固定在电极盒上,通过导线与高压电源连接,所述高压电源固定在下部外壳内。当带有雾霾的空气进入除尘霾装置后,电极盒上的放电电极通过高压电对空气进行电离,产生负离子和臭氧,其中负离子与空气中的灰尘和颗粒物结合,使颗粒物带负电荷并附着在上部外管的内壁上,从而实现尘霾固化的目的。
具体的,由于空气电离过程中会产生破坏大气环境的臭氧,为了减少或避免臭氧对环境的影响,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旋转加热结构主要用于快速分解高压电离产生的臭氧。其中所述旋转加热结构包括加热棒、固定条、旋转轴和第二电机。所述旋转轴安装在支架上,所述固定条设置在旋转轴上,所述加热棒安装在固定条上,所述第二电机与旋转轴传动连接,驱动加热棒绕电极盒转动。当空气被电离后,臭氧会向外逸出,此时加热棒对空气进行加热,同时第二电机驱动加热棒围绕电极盒转动,使温度上升得更快、加热更均匀,臭氧在高温条件下瞬间分解为氧气,可实现快速分解的目的。
具体的,为了加速空气循环流动,同时避免尘埃附着在导风结构上,本实用新型所述导风结构为无叶风扇,安装在上部外管内。由于无叶风扇没有叶片,因此可以避免中区形成从尘埃大量附着在叶片上难以清理,大大简化了日后的维护工作,降低维护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工业大学,未经广东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20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梯的补偿吊索拉起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捕焦油器的极线重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