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封边透气复合泡棉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1330.8 | 申请日: | 201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89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陈明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方德泡绵制品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37 | 分类号: | F16F1/37;F16F1/373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陈正兴 |
地址: | 52300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气 复合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泡棉的构造,特别涉及一种封边透气复合泡棉。
背景技术
复合泡棉的种类繁多,具体构造也因应能的要求而各有差异。其中,为了增加泡棉的透气性能,会将泡棉发泡得更加蓬松,这样一来,过度蓬松的泡棉就会体现出一系列的缺点,例如边缘部位容易撕裂,一旦有一个小口出现,便会很容易逐渐扩大,影响透气泡棉的整体稳定性。另外,发泡过于蓬松的透气泡棉,其支撑性、抗压性会非常弱,容易变形不复位,而且回弹性能差。因此,传统的透气泡棉还存在许多不合理的地方,需要作出改进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封边透气复合泡棉,整体构造科学合理,在具有高透气性能的同时,避免边缘部位撕裂,而且具有良好的回弹性、支撑性、抗冲击。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封边透气复合泡棉,包括袋状泡棉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袋状泡棉本体的边缘部位由内至外、由厚至薄逐渐过渡,所述泡棉本体包覆无纺布层,所述无纺布层由覆盖在泡棉本体上下侧的上无纺布与下无纺布组成,其中,在泡棉本体、上无纺布、下无纺布的边缘部位通过封边结构将三者复合紧固在一起。其中,所述封边结构包括两重,第一重位于边缘部位最外侧,第二重位于边沿部位最内侧,即位于离边缘部位最外侧1~5cm的位置。
进一步,所述封边结构为热压熔接封边结构,或缝纫封边结构。所述热压熔接封边结构是沿其周边用热压设备将边缘热压,在热压过程中,泡棉本体、上无纺布、下无纺布的边缘部位受热熔化后,融合在一起,形成的熔接封边。所述缝纫密封边是沿其周边用缝纫机设备将边缘用线缝纫锁边,在缝纫过程中,泡棉本体、上无纺布、下无纺布的边缘部位用线缝纫锁边后,紧紧锁合在一起,形成的缝纫封边结构。
进一步,所述泡棉本体内部嵌设有立体骨架,所述立体骨架由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金属框体与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二金属框体纵横交错连接而成,其中,所述第一金属框体、第二金属框体皆呈“0”形跑道状,中间为直线段,两端为圆弧过度段。
进一步,所述第一金属框体与第二金属框体通过焊接结构或卡接结构相互连接固定。
进一步,所述第一金属框体与第二金属框体的横截面为圆形或方形。
进一步,所述第一金属框体与第二金属框体的上下两侧皆设有倒扣结构。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将泡棉本体设计成边缘部位变薄的袋状泡棉本体,然后配合上无纺布与下无纺布,通过封边结构进行封边,避免边缘部位撕裂。通过内嵌立体骨架,整体构造科学合理,具有良好的回弹性、支撑性、抗冲击。而且,立体骨架由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金属框体与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二金属框体纵横交错连接而成,并且第一金属框体、第二金属框体的两端皆圆弧过度,避免骨架从泡棉便于穿刺露出,造成危险,划伤人。另外,第一金属框体与第二金属框体设有倒扣,能够与泡棉本体结合更加紧密,防止松动移位。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边缘部位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立体骨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一金属框体、第二金属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泡棉本体1;无纺布层2;上无纺布3;下无纺布4;封边结构5;立体骨架6;第一金属框体7;第二金属框体8;焊接结构9;直线段10;圆弧过度段11;倒扣结构12。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4,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封边透气复合泡棉,包括袋状泡棉本体1,所述袋状泡棉本体1的边缘部位由内至外、由厚至薄逐渐过渡,所述泡棉本体1包覆无纺布层2,所述无纺布层2由覆盖在泡棉本体1上下侧的上无纺布3与下无纺布4组成,其中,在泡棉本体1、上无纺布3、下无纺布4的边缘部位通过封边结构5将三者复合紧固在一起。其中,所述封边结构5包括两重,第一重位于边缘部位最外侧,第二重位于边沿部位最内侧,即位于离边缘部位最外侧1~5cm的位置。
具体地,所述封边结构5为热压熔接封边结构。所述热压熔接封边结构是沿其周边用热压设备将边缘热压,在热压过程中,泡棉本体、上无纺布、下无纺布的边缘部位受热熔化后,融合在一起,形成的熔接封边。
所述泡棉本体1内部嵌设有立体骨架6,所述立体骨架6由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一金属框体7与若干间隔设置的第二金属框体8通过焊接结构9纵横交错连接固定而成,其中,所述第一金属框体7、第二金属框体8皆呈“0”形跑道状,中间为直线段10,两端为圆弧过度段11。所述第一金属框体7与第二金属框体8的上下两侧皆设有倒扣结构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方德泡绵制品厂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方德泡绵制品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13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