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吸波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21238.1 | 申请日: | 201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64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刘汛;裴家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禹龙通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7/00 | 分类号: | H01Q17/00;H05K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44237 | 代理人: | 阳开亮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波结构研究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吸波模块。
背景技术
航天器在发射之前,需要在地面空间环境模拟设备内进行空间冷黑背景下的真空热试验,获取整星温度分布数据,考验热控分系统维持星上仪器设备和分系统在规定的工作温度范围内的能力,验证热设计的正确性;同时考核卫星在真空高、低温环境下的工作性能,验证各系统之间的性能匹配性和协调性。真空热试验中,采用红外加热笼和红外灯阵等外热流模拟装置模拟空间外热流,航天器按照在轨实际状态工作,验证航天器对空间环境的适应性及各单机的工作稳定性。
地面空间环境模拟设备内的热沉、红外加热笼、红外灯阵及试验工装等全部是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对于微波具有很好的反射效果。在不采取任何措施的情况下,航天器产品直接在空间环境模拟设备内发射微波,必然有很大比率反射回航天器产品表面,如果反射回的微波功率超过一定量,就有可能阻塞产品接收通道甚至造成损坏。为避免上述情况发生,装有微波发射功能的航天器在真空热试验前,需对产品内部结构进行改装,接有线负载,由负载吸收微波功率,试验后再重新组装产品结构。
然而,这样的改装存在以下缺点:
(1)随着新一代航天器产品的复杂化,产品越来越细小,改装工作更加困难,即使可以改装,由于结构细小脆弱,改装中产品面临不可预估的风险,改装前后状态难以保证。正在预研的新一代产品复杂度大大提高,产品的改装不可接收或不可以改装,因此,目前真空热试验方法难以满足当前航天器产品的需求;
(2)航天器产品接有线负载,导致产品试验状态和在轨工作状态不一致;产品微波功率由负载吸收,由于22%左右的微波辐射能量在负载上转化为热能,造成产品热状态失真,无法考察热效应对于产品热设计的影响。如果仅以目前有线负载模式进行真空热试验,将会使产品之间的耦合作用消失,无法对产品的性能充分考核,因此航天器热平衡或热真空试验时,必须采取在轨工作状态的工作模式,这样才能更全面地对热控设计和可靠性进行考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波模块,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真空热试验过程中利用有线负载消耗产品设备发出的微波导致产品设备的试验状态和在轨工作状态不一致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吸波模块,包括安装板和多个吸波尖锥结构,各吸波尖锥结构包括座体和吸波锥体,座体和吸波锥体连接固定且两者之间形成两个相对的安装槽,安装板上设置有平行设置的多个连接轨,座体位于相邻两个连接轨形成的容置空间内,且连接轨的卡接部延伸进安装槽内,相邻两个吸波锥体之间相互对齐且相互接触,每个吸波尖锥结构开设有内腔,内腔连通座体和吸波锥体,且内腔由座体处与外部连通。
可选地,吸波锥体为四棱锥体。
可选地,安装板与座体之间涂抹有弹性形变层。
可选地,弹性形变层为硅橡胶层。
可选地,安装板与座体之间嵌设有使卡接部抵紧安装槽槽壁的弹压片。
可选地,座体与吸波锥体之间一体成型。
可选地,座体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座体的相邻两侧边上设置有凸棱,座体的与凸棱相对的两侧边开有容纳槽,相邻两个吸波尖锥结构20之间的凸棱与相应的容纳槽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中,应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吸波模块作为消耗电磁波能量的负载,能够对电磁能进行全面的消耗,并且吸波模块作为负载时无需与发射电磁波的零部件相连接而保护了零部件的完整性。这样,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所提供的吸波模块作为负载进行真空热试验,则可以将产品设备所发射的电磁波消耗消能而使得电磁波不再反射会产品设备,从而获得产品设备的试验状态和在轨工作状态相一致的试验结果。并且,通过在每个吸波尖锥结构上开设内腔来减轻吸波尖锥结构的重量,因而在组装完成吸波模块之后能够大大减轻吸波模块的整体重量,方便工作人员对组装完成的吸波模块进行搬运,以及给工作人员对各个吸波模块进行装配带来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吸波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出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吸波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安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吸波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吸波尖锥状结构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吸波模块的第一实施例的吸波尖锥状结构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吸波模块的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禹龙通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禹龙通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212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容降压电感抗浪涌电路
- 下一篇:一种基于均衡电容的多路反激LED驱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