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油杯式雾化器和电子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9979.6 | 申请日: | 2017-01-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432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9 |
发明(设计)人: | 邓乐湘;李永海;徐中立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F47/00 | 分类号: | A24F4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4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杯式 雾化器 电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烟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油杯式雾化器和电子烟。
背景技术
目前一种典型的用于电子烟中的雾化器包括有套管和位于套管内的雾化装置,雾化装置是由导油板、储油层、导油绳以及导油绳上的发热丝等几个零部件组合而成的,通过这几个零部件组成的组件完成导油、储油、雾化等功能,层层限制,零部件较多结构复杂导致安装繁琐,难以控制生产一致化,成品稳定性不好,而且生产成本也高。在上述的雾化装置结构中,烟油先从导油板上的通孔进入储油层,再由导油绳从储油层吸引到发热丝,导油以及储油的效率都是很低的,且很容易出现由于导油不足而造成糊味等异味现象,造成消费者在体验健康吸烟时的反感情绪。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供油充足的油杯式雾化器和电子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中提供了一种油杯式雾化器,包括油杯和位于所述油杯内的雾化单元,在所述油杯内形成有用于存储烟油的烟油腔,该烟油腔具有一环形开口,在所述环形开口内填充有一由多孔材料制成的环形隔油片,在所述油杯内还安装有用于承载所述雾化单元的弹性密封座,所述弹性密封座装配在所述油杯内并抵接所述环形隔油片以使该环形隔油片定位于所述环形开口内,并同时使所述雾化单元与该环形隔油片相接触。
具体而言,所述雾化单元包括玻纤芯和缠绕在该玻纤芯上的发热丝,所述玻纤芯与所述环形隔油片接触以适于从该环形隔油片内吸取烟油并提供给所述发热丝,该发热丝用于加热烟油生成气溶胶。
进一步,在所述弹性密封座上开设有用于放置所述玻纤芯以及发热丝的容纳槽,并且在该弹性密封座中心还设有连通该容纳槽的进气孔,所述进气孔对准所述玻纤芯缠绕有发热丝的部分。
进一步,所述油杯包括外套管和用于供气流通过的内套管,所述外套管和内套管之间的环形空间形成所述烟油腔,所述环形隔油片套接于所述内套管上。
优选的,所述外套管和内套管为一体加工成型,并且在该外套管和内套管共同的端部形成有一吸嘴。
优选的,所述环形隔油片是由纤维棉、无纺布、微孔陶瓷或者泡沫金属制成。
进一步,在所述油杯具有所述环形开口的一端上还装配有电极组件,所述电极组件位于所述弹性密封座下方并用于顶紧该弹性密封座。
进一步,所述电极组件具有用于连接电源组件的螺纹部,在所述油杯上还套接有一连接套管,该连接套管将所述螺纹部收容在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的油杯式雾化器中,弹性密封座用于承载所述雾化单元,可以携带雾化单元直接组装在油杯内并压紧所述环形隔油片,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该环形隔油片直接与烟油接触,通过内部多孔结构储存有部分烟油并直接提供给雾化单元,保证了供油充足,同时下方的弹性密封座也能起到密封效果,防止烟油透过环形隔油片泄漏出来。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提供的油杯式雾化器的内部结构轴向剖视图。
图2是实施例中的油杯式雾化器的分解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涉及的弹性密封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具体实施例对上面所述的油杯式雾化器和电子烟的结构及其使用原理作进一步阐述。
参见与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油杯式雾化器100,包括油杯101和位于油杯101内的雾化单元,在油杯101内形成有用于存储烟油的烟油腔102,该烟油腔102的下部具有一环形开口103,环形开口103可以作为烟油注入口。油杯101可以采用玻璃或者透明塑料材质,以便于观察烟油腔102内的烟油状况,提升用户体验。在环形开口103内填充有一由多孔材料制成的环形隔油片104,在油杯101内还安装有用于承载所述雾化单元的弹性密封座107,该弹性密封座107装配在油杯101内并抵接所述环形隔油片104以使该环形隔油片104定位于环形开口103内,并同时使所述雾化单元与该环形隔油片相接触。在本实施例中,环形隔油片104是优选由纤维棉、无纺布、微孔陶瓷、泡沫金属或者高分子发泡材料等多孔性材料制成,由于是多孔性材料,环形隔油片104内部可形成连续的微孔结构,因此环形隔油片104可以阻止烟油直接从烟油腔102流出,但是又可以允许烟油通过内部微孔结构逐步渗出,以控制烟油流出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合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99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