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分子破乳剂双釜稀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9216.1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741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夏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宇通化工助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3/10 | 分类号: | B01F13/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东丽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分子 乳剂 稀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破乳剂生产领域,具体是一种高分子破乳剂双釜稀释装置。
背景技术
破乳剂是一种用于脱水的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用于能把原油及重油中的水分脱出来,使含水量达到要求;用于油井中可降低原油粘度,使油井不堵。肥皂气味。易溶于水,水溶液呈乳白色。高分子非电离性活性破乳剂,是目前原油脱水,破乳的高效品种。在电化学破乳脱水中,采用此种乳化剂,可使净化油中含水量由20%至0.5%,并能达到污水中含油58mg/L。
破乳剂作为一种乳浊液,是热力学不稳定的分散体系,当体系中的电解质、PH值或温度发生变化,或受到强烈搅拌,或长时间停放都可能导致破乳剂破乳而析出,从而影响破乳剂的正常使用,因此在其稀释工艺中需要十分讲究。现有的稀释釜结构简单以及搅拌方式的不合理,无论是在上料(加料和加水)或出料过程中,均会使溶液产生较大的湍流,导致部分分散相液滴相互积聚,形成大液滴,最终破乳析出,且稀释釜体积有限,而稀释工艺必须严格按照成分配比进行,导致稀释工艺过程进行缓慢,稀释产量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分子破乳剂双釜稀释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分子破乳剂双釜稀释装置,包括:稀释釜和高台,所述稀释釜包括上釜和下釜,所述上釜安装在高台上且位于下釜的正上方;上釜和下釜顶端均设置三通管,三通管分别连接破乳剂上料管道和上水管道,上釜底部和下釜顶部间通过过渡管连通,上釜和下釜均设置导流板,所述导流板呈圆锥形,并且焊接在釜体内壁靠近顶端的位置,且圆锥体的顶点位于入料口的正下方;下釜内还设置二级导流板,所述二级导流板为中部开口的倒圆锥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釜底部设置出料管,所述出料管上安装第二电磁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过渡管上安装第一电磁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釜和下釜内均设置一组导电体,导电体包括两根相互串联的石墨棒,且两根石墨棒还与V电源以及电磁阀的电磁控制接口连成回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釜和下釜底部均水平安装搅拌器,所述搅拌器为有轴螺旋,并由电机驱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下釜内位于二级导流板下方还设置一组导流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上下两个稀释釜的结构,实现不间断地上水稀释,无需重复上料和下料,效率大大提高,且利用导流板结构和水平安装的搅拌器,有效降低稀释液中的湍流现象,降低乳胶分子相互碰撞的几率,减少破乳、析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导流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高分子破乳剂双釜稀释装置,包括:稀释釜和高台5,所述稀释釜包括上釜31和下釜32,所述上釜31安装在高台5上且位于下釜32的正上方;上釜31和下釜32顶端均设置三通管1,三通管1分别连接破乳剂上料管道和上水管道,上釜31底部和下釜32顶部间通过过渡管4连通,上釜31和下釜32均设置导流板2,所述导流板2呈圆锥形,并且焊接在釜体内壁靠近顶端的位置,且圆锥体的顶点位于入料口的正下方,在上水稀释时,水流被导流板2均分,并沿着导流板2的边缘流下,避免了水流对稀释液的直接冲击,造成大的湍流;下釜32内还设置二级导流板21,所述二级导流板21为中部开口的倒圆锥形,其经过导流板2减速、缓流后的水再次经过二级导流板21缓流,使水流流动更加平稳,进一步降低对稀释液的冲击。
所述下釜32底部设置出料管8,所述出料管8上安装第二电磁阀81。
所述过渡管4上安装第一电磁阀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宇通化工助剂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宇通化工助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921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