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家用配色调光灯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7071.1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09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1 |
发明(设计)人: | 黄建兵;李卓林;田鹏飞;罗环;程佳;晁鹤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61215 | 代理人: | 张震国 |
地址: | 710021 陕西省***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家用 配色 调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供家庭使用的可以调节亮度和颜色的智能家用配色调光灯。
背景技术
随着红、绿、蓝三基色LED灯珠的兴起,照明灯具也由原来的单一白色照明向彩色照明发展,市场出现了一些可调亮度和颜色的配色调光灯。这些配色调光灯大都使用有线开关或无线蓝牙控制,这两种控制方式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局限性。就有线开关而言,其存在只能选择几种有限的颜色,调节过于繁琐,一个开关只能控制一盏灯,不能做到多灯控制等问题。就无线蓝牙APP控制而言,其存在无法多灯控制,控制距离近,适应人群较少,控制不稳定等问题。
电力载波技术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新技术,现在已经发展成熟,成功应用于电表等电器当中,通过交流电网传递所需要的信息,方便可靠。
将电力载波技术和配色调光灯技术结合,就可以设计出功能强大、使用方便、物美价廉的配色调光灯和与之配套的控制器。依托电力载波技术,控制器既可以准确无误地向多个配色调光灯传递控制信息,方便用户控制,又无需另外布线,优化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电力载波技术实现的,控制部分通过交流电网对调光灯进行控制的智能家用配色调光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调光灯和用于控制调光灯的控制部分,所述的调光灯包括大功率开关电源,大功率开关电源与调光灯电力载波模块、电压转换器、红绿蓝白灯组及其灯组驱动电路相连接,灯组驱动电路、调光灯电力载波模块、电压转换器分别与调光控制器相连;
所述的控制部分包括带有插头的控制部分开关电源,控制部分开关电源与控制器、控制部分电力载波模块相连,控制器还分别与串口触摸屏、控制部分电力载波模块相连。
所述的调光灯电力载波模块和控制部分电力载波模块采用嵌入式电力线载波模块HL-PLC。
所述的调光控制器和控制器采用具有2个串口和超过9个IO口的单片机STC12C5A60S2。
所述的串口触摸屏采用智能串口HMI屏幕:TJC4042T032。
本实用新型的红、绿、蓝、白四个灯组与其驱动电路相连形成灯组工作区,开关电源的输出端与灯组工作区以及电压转换器的输入端相连接,电压转换器的输出端与调光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接,调光控制器的四个输出端与灯组驱动电路的四个输入相连接,调光控制器的串行通讯接口与调光灯电力载波模块相连接,调光灯电力载波模块的高压端与开关电源的输入即交流电网相连接。
其中,插头可以接入交流电网,插头与控制部分开关电源输入端相连接,控制部分开关电源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输入端相连接,控制器的输出分别与串口触摸屏输入,控制部分电力载波模块输入相连接,控制部分电力载波模块的高压端与开关电源输入即插头相连接。
本实用新型控制部分及调光灯通过控制器与电力载波模块,将用户命令转换为电力载波信号,通过220V交流电网传递给调光灯。本实用新型控制部分与调光灯的通讯不需要使用蓝牙,导线等传统通信工具,只需要通过220V交流电即可,不仅方便了用户的使用,而且比起传统的通讯方式,更具有适用性广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控制部分可以准确无误控制一个家庭内的多个调光灯,实现一对多的控制;2,控制部分可以固定到墙上;也可以做成移动的盒子,插到家中任意220V插座上就可实现控制功能;3,调光灯具有6字节唯一出厂随机ID号,用户需要在控制部分预先输入调光灯ID号才能控制相应的调光灯,通讯距离远但只能控制家庭内部,不会影响到邻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调节灯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控制部分的电路原理图;
图中,1、调光控制器,2、红色灯组,3、绿色灯组,4、蓝色灯组,5、白色灯组,6、驱动电路,7、电压转换器,8、开关电源,9、调光灯电力载波模块,10、控制器,11、串口触摸屏,12、控制部分开关电源,13、插头,14、控制部分电力载波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包括调光灯和用于控制调光灯的控制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科技大学,未经陕西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70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即食红薯叶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草莓果酱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