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预制桩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6961.0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967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林家玲;郭晓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金固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0 | 分类号: | E02D5/30;E02D5/62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5219 | 代理人: | 林祥翔,吕元辉 |
地址: | 350005 福建省福州市晋安区王***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预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预制桩。
背景技术
土木工程中的桩按形成方法分类主要分成灌注桩和预制桩两种,采用灌注桩作为建筑基础,灌注桩后注浆技术能有效将水泥浆渗透并填充岩溶洞隙,对桩周土层及岩溶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把岩溶洞隙地基人为加固成较完整的岩石地基,但灌注桩在碎屑状为主的岩层中不易成孔,且灌注桩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夹泥,缩径,离析,断桩和桩身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采用预制桩作为建筑基础,桩身强度高,桩身质量易于保证,施工工序简单,工期短,绿色环保,但在深厚灰岩地区,灰岩内部岩溶洞隙里夹杂的砂土无法胶结加固,桩端承载力低,单桩实际承载力远低于预制桩桩身的设计承载力,造成资源浪费。
现有技术中少数应用的预制桩桩身内设有出浆孔,用于向桩底灌注混凝土,但暴露于桩底的出浆孔在预制桩送桩过程中容易被挤压的碎石及土体堵塞,造成水泥浆液无法从桩底顺利送出。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预制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预制桩在土体松散或岩溶地基上桩端承载力低,单桩实际承载力低于预制桩桩身的设计承载力以及设置在预制桩底部的出浆孔易堵塞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预制桩,包括预制桩本体和注浆管;
所述预制桩本体包括混凝土主体及混凝土主体内的钢筋笼;
所述注浆管竖直设置在预制桩本体内,注浆管上下两端分别设置在预制桩本体的上下端面;
所述注浆管下端设有锥形冠状结构,注浆管下端的侧面设有出浆孔,注浆管的下端低于预制桩本体的下端面。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通过在预制桩本体内设置注浆管,提高注浆管道的强度,在注浆管底部设置锥形冠状结构,并将出浆孔设置在注浆管侧面,利于沉桩,且在沉桩过程中不易使出浆孔堵塞。
进一步地,所述注浆管的下端低于预制桩本体的下端面;
通过将注浆管下端低于预制桩本体的下端面,使得出浆孔得以通过注浆管突出部分向桩底灌注水泥浆液,提高混凝土灌注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注浆管为多段结构,注浆管之间采用直螺纹套筒连接,或通过金属软管相连接。
通过将注浆管设置为多段结构,可根据不同预制桩的桩长配管,通过在相邻的注浆管通过金属软管连接,可在预制桩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预应力张拉,使预应力钢筋伸长变形时,金属软管作为因刚性注浆管不可伸长而预加的变形补偿,防止刚性注浆管在预应力张拉过程中注浆管拉伸破坏。
进一步地,所述注浆管下端分为上下两段结构,下段注浆管套设在上段注浆管上,锥形冠状结构和出浆孔设置在下段注浆管上,下段注浆管露出预制桩端部;
通过将注浆管的下端分为上下两段结构,下端注浆管套设在上端注浆管上,适应混凝土桩内预应力钢筋张拉变形量,补偿预应力钢筋张拉变形,防止刚性注浆管因预应力张拉伸长变形而拉伸破坏。
进一步地,所述下端注浆管与上端注浆管的连接面上设有密封垫圈;
通过在上段注浆管和下段注浆管的连接面上设置密封垫圈,使上下两段注浆管密封,防止两段注浆管连接处出现混凝土浆液渗漏。
进一步地,所述预制桩本体下端为无桩尖预制桩或一体化桩尖结构;
通过设置两种预制桩,便于根据地质条件选用预制桩,预制桩本体下端的一体化桩尖结构便于预制桩进行送桩。
进一步地,所述注浆管与预制桩本体内的钢筋笼连接;
通过将注浆管与预制桩内的钢筋笼连接,使钢筋笼起到固定注浆管作用,防止注浆管受力产生偏移甚至破坏。
进一步地,所述注浆管内设有单向阀;
通过设置单向阀,可防止在注浆完成后产生浆液回流。
进一步地,所述预制桩本体上下两端设有金属端板,金属端板上设有通孔,并通过通孔与注浆管相连接,注浆管的下端低于金属端板的下端面;
通过在预制桩的上下两端设置金属端板,提高了预制桩上下两端的结构强度,且在选用混凝土管桩时向桩底灌注的混凝土不会使混凝土沿管桩的中空部分逆流通过在空心预制桩体下端口设置金属板,可防止桩底注浆时浆液顺着桩体空心逆流。
进一步地,注浆管下端的出浆孔与预制桩本体下端的金属端板之间设有环形卡片;
通过在出浆孔与预制桩本体下端的金属端板之间设置环形卡片,防止沉桩过程中端部土压力将注浆管下端挤入预制桩内。
进一步地,所述注浆管下端设有出浆孔处外围设有弹性密封条或密封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金固建材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金固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696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