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肾内科的穿刺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5666.3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61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19 |
发明(设计)人: | 刘照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照义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100 山东省枣庄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内科 穿刺 辅助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肾内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肾内科的穿刺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肾脏病是常见病和多发病,如果恶化可以发展为尿毒症,严重危害人们健康。慢性肾脏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病、肿瘤、糖尿病之后又一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问题。
目前,临床上在给病人进行肾脏穿刺时主要是使用肾脏穿刺针,现有的肾脏穿刺针主要由针体、针柄和针芯构成,针柄体积比较小,这样手捏针柄很容易脱落,且容易污染针体,从而引发交叉感染,给医务人员增加了工作难度。
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肾内科用穿刺辅助装置(授权公告号为:CN202313748U),该专利利用两个夹针板对穿刺针进行夹持,但是需要两只手来同时按下两个按柄,不能保证一致性,且在手术过程中也需要一直保持不动,这则需要耗费较大的体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肾内科的穿刺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肾内科的穿刺辅助装置,包括支撑框体,所述支撑框体两侧的支撑臂上均设置有转动套筒,转动套筒内设置有内螺纹,所述转动套筒内螺纹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内端均固定连接有夹针板;所述转动套筒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上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支撑框体顶部固定设有支撑板,第一转轴穿过支撑板设置,第一转轴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第三锥齿轮一侧啮合有第四锥齿轮,第四锥齿轮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第二转轴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五锥齿轮,两个第五锥齿轮均与第六锥齿轮相啮合,第六锥齿轮与第三转轴固定连接,第三转轴底端与支撑板转动连接,第三转轴顶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动套筒与支撑框体的接触处设有第一轴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框体两侧的支撑臂上开设有通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针板上固定连接有导向杆,导向杆位于通孔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转轴与支撑板的接触处设有第二轴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设有若干支撑块,第二转轴穿过支撑块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第一锥齿轮带动转动套筒转动,与转动套筒相配合的螺纹杆伸出带动两个夹针板对穿刺针进行夹持,把手停止转动后,穿刺针即可保持原先位置不动,方便整个手术的进行;反正转动把手,即可实现对穿刺针的松懈。本实用新型只需一只手便可以操作,且还可以使穿刺针在工作过程中保持不动,具有很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框体、2-夹针板、3-螺纹杆、4-转动套筒、5-第一锥齿轮、6-第二锥齿轮、7-第一转轴、8-支撑板、9-第三锥齿轮、10-第四锥齿轮、11-第二转轴、12-支撑块、13-第五锥齿轮、14-第六锥齿轮、15-第三转轴、16-把手、17-第一轴承、18-通孔、19-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照义,未经刘照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566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