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一体式厕所清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5300.6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876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1 |
发明(设计)人: | 陈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K11/10 | 分类号: | A47K11/10 |
代理公司: | 无锡华源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32228 | 代理人: | 伍志祥,聂启新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体式 厕所 清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用品用具领域,特别涉及厕所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人们将马桶刷、垃圾桶置于厕所中,以方便清洗马桶、盛放丢弃的厕纸等。现有的马桶刷与垃圾桶为分开放置在厕所中,使用不方便,马桶刷使用后,只能自然晾置,晾干所需时间长,且残留的马桶污物,影响厕所环境卫生。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申请人进行研究及改进,提供一种智能一体式厕所清洁装置,将垃圾桶、马桶刷一起放置,不仅便于两者的摆放,还能快速烘干马桶刷,保证厕所的卫生环境。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
一种智能一体式厕所清洁装置,包括垃圾桶及马桶刷,所述垃圾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垃圾箱的放置腔并具有封闭所述放置腔的封盖,所述外壳的底部前侧设有可打开的、用于放置马桶刷的烘干腔,外壳的底部后侧内部设有安装区,所述安装区中安装有烘干风机,所述安装区与烘干腔连通;所述马桶刷包括刷柄及刷头,所述刷柄可置入外壳前侧的刷柄槽中,刷头置于所述烘干腔中。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刷柄包括壳体、活动安装于壳体中的传动杆及驱动所述传动杆的刷柄电机,所述传动杆的下端与刷头连接。
所述传动杆为空心结构,传动杆的上端具有清洗液注入孔,下端具有清洗液出液孔。
所述刷柄的上端具有控制所述刷柄电机输出转速的档位开关及电源开关。
所述传动杆的下端通过接头与刷头可拆卸连接。
所述壳体中内置有为刷柄电机提供电能的电池。
所述烘干腔安装有U型烘干罩,所述烘干罩的两侧设有通风孔。
所述安装区与烘干腔之间安装有烘干隔层。
所述放置腔的顶部具有烘干风机的控制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采用将垃圾桶与马桶刷结合一起设置,既方便马桶刷的放置,又便于马桶刷的烘干,保证厕所的整洁、卫生;马桶刷采用电动滚刷方式,方便使用,清洁效果好、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马桶刷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刷柄上端的局部结构图。
图5为图4的另一方向视图。
图6为刷柄上端的内部结构图。
图中:1、外壳;2、垃圾箱;3、放置腔;4、封盖;5、烘干腔;6、安装区;7、刷柄;71、壳体;72、传动杆;73、清洗液注入孔;74、档位开关;75、接头;76、电池;77、电源开关;78、刷柄电机;8、刷头;9、烘干罩;91、通风孔;10、烘干隔层;11、控制开关;12、刷柄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智能一体式厕所清洁装置,包括垃圾桶及马桶刷,垃圾桶包括外壳1,外壳1具有垃圾箱2的放置腔3并具有封闭放置腔3的封盖4,外壳1的底部前侧设有可打开的、用于放置马桶刷的烘干腔5,外壳1的底部后侧内部设有安装区6,安装区6中安装有烘干风机(图中未画出,为现有技术),安装区6与烘干腔5连通;马桶刷包括刷柄7及刷头8,刷柄7可置入外壳前侧的刷柄槽12中,刷头8置于烘干腔5中。如图1所示,放置腔3的顶部具有烘干风机的控制开关11。
如图3所示,刷柄7包括壳体71、活动安装于壳体71中的传动杆72及驱动传动杆72的刷柄电机78,传动杆72的下端与刷头8连接。传动杆72为空心结构,传动杆72的上端具有清洗液注入孔73(见图4),下端具有清洗液出液孔。清洗液从上端清洗液注入孔73中注入,储存在传动杆72中,使用时,清洗液从下端缓慢流出至刷头8上。
如图5、图6所示,刷柄7的上端具有控制刷柄电机78输出转速的档位开关74及电源开关77。传动杆72的下端通过接头75与刷头8可拆卸连接,当需要更换刷头8时,直接从街头75上拆卸下来更换即可。
如图6所示,壳体71中内置有为刷柄电机78提供电能的电池76,电池76为可充电电池,采用USB或者普通电源线充电。
如图1、图2所示,烘干腔5安装有U型烘干罩9,烘干罩9的两侧设有通风孔91。烘干罩9的设置,可防止烘干时刷头8上污物从烘干腔5溢出。
如图1所示,安装区6与烘干腔5之间安装有烘干隔层10。烘干隔层10用于避免刷头8上残留的污物进入安装区6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53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陶瓷圆筒形溅射靶材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用于石墨烯形成的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