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大株型紫斑牡丹的栽培穴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5187.1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33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苏顶勋;赵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顶勋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9/10;A01G29/00 |
代理公司: | 郑州天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41113 | 代理人: | 胡雨薇 |
地址: | 471099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株型 紫斑 牡丹 栽培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园林领域,特别是一种大株型紫斑牡丹的栽培穴。
技术背景
主产地在甘肃临夏地区的西北紫斑牡丹,树体较为高大,开花繁多,根系深广,寿命较长。在当地常常可以见到株龄三十年,株高超过二米的牡丹,着花量常超过二三百朵。这种牡丹植株移栽到其它地区,如:洛阳市的牡丹观赏园、牡丹品种圃等,其生长势常会急剧退化、萎缩,移栽后的植株每年都在逐渐干枯,大部分枝条7-10年后完全死亡。在移栽后管理的过程中发现,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重要的是栽培穴结构上存在问题,造成紫斑牡丹移栽后根系生长发育受限,逐渐萎缩后,地上部分逐渐衰退死亡,因此对栽培穴结构上的改进和创新,促进紫斑牡丹根系的恢复生长,成为大株型紫斑牡丹移栽成活的关键环节之一。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大株型紫斑牡丹的栽培穴,可有效解决大株型紫斑牡丹移栽后生长衰退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株型紫斑牡丹的栽培穴,穴体的外围有防护墙,顶部有防雨护板,穴体内由下向上依次为鹅卵石排水层、粗砂层和裁培基质层,裁培基质层中垂直装有换气通道,穴体内装有深度不同的土壤水分探头和滴灌头。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新颖独特,施工方便,实用性强,非常适合牡丹观赏园、牡丹品种圃、牡丹专类园移栽紫斑牡丹使用,可以有效防止大型紫斑牡丹植株出现衰退死亡,提高移栽的成活率,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一种大株型紫斑牡丹的栽培穴,包括种植穴,首先根据移栽植株的大小和未来生长,预测确定种植穴的大小和深度,在种植穴1的周围用渗水砖砌一圈防护墙2,以阻断种植穴内基质与周围土壤的交换作用,种植穴的顶部有防雨护板8,外缘要大于种植穴的边缘,防止雨水渗落到种植穴内,穴体1内由下向上依次为鹅卵石排水层3、粗砂层9和裁培基质层4,鹅卵石排水层3为18-22cm厚,用鹅卵石铺设时从下向上选用鹅卵石体积要由大变小,目的在于阻断下部水分,通过毛细管上升同时上部水分可以迅速下渗,在鹅卵石层上铺厚度8-12cm的粗砂层9,在粗砂层上铺设栽培基质4,所述的栽培基质为由人工栽培基质:腐殖土:细砂土:有机肥=4:1:1的混合基质,栽培基质装填一定深度后放入栽培植株,周围用人工基质填埋紧实。裁培基质层4内垂直装有3-5个换气通道5,数量依据种植穴的大小确定,同时在种植穴1内每隔40-60cm深装有1-2个土壤水分探头6和3-5个滴灌头7。
种植穴内有栽培基质、水分、养分、换气的控制系统,能够有效阻断穴内栽培基质与土壤的交换系统,使种植穴内的水分、养分和空气可以通过人工进行控制,模拟营造出于紫斑牡丹原产地类似的土壤环境,为其根系生长提供合适的环境条件,加快其根系的恢复和生长,培育健壮发达的根系,保证地上部分生长所需要的水肥需求,从根本上解决大株型紫斑牡丹植株移栽后生长衰退、逐渐死亡的问题。
牡丹栽种后的栽培管理主要通过水分探头识别栽培基质的水肥状况,通过滴灌补充土壤水分,营造一个比较干燥,接近原产地的土壤水分环境,同时让土壤水分由上而下的形成一个逐步增加的梯度,诱导根系向更深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健壮发达的根系。
本实用新型可有效解决大株型紫斑牡丹移栽后根系的恢复和生长,促使植株移栽后,紫斑牡丹的根系能够迅速的恢复生长,并且能够迅速形成发达的根系,保持与原产地相当的根冠比,从而有效解决紫斑牡丹移栽后的生长衰退现象。与传统的移栽方法相比:
1. 实现了种植穴与土壤的隔离,使种植穴内环境较少受到当地自然土壤环境的干扰。
2. 种植穴内水分实现了人工控制,不受自然降雨和当地自然土壤的影响,能够更好的模拟原产地的土壤水分条件。
3. 增加了栽培基质的通透性。更利于植株根系的生长发育。
4.可以实现土壤肥力的深层补给,为根系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营养条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 解决了大株型紫斑牡丹植株移栽后的存活和生长衰退问题。
2. 技术实施简便,推广实用性好。
3. 为牡丹观赏园、牡丹品种圃、专类园引种大株型紫斑牡丹植株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途径,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顶勋,未经苏顶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518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