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眼底成像仪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5000.8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70014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2-05 |
发明(设计)人: | 赵恩毅;李磊;李超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微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3/14 | 分类号: | A61B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眼底 成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管成像技术,尤其涉及一种眼底成像仪。
背景技术
许多眼科疾病都伴有眼底的改变,例如老年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眼内肿瘤、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原田病等。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是检查和记录视网膜、脉络膜血管状况的重要诊断技术。现代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技术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应用于临床。而吲哚青绿血管造影技术在90年代中期才开始应用。获得准确、清晰的眼底造影图像对眼底疾病的诊断及指导治疗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使用眼底成像仪进行拍照时,操作者需要用一只手进行调焦,另一只手进行拍照,如此将会占据操作者的两只手,不能使操作者的一只手得到解放,以便同时操作其它工具。
鉴于上述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操作便利的眼底成像仪,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眼底成像仪,该眼底成像仪可单手实现调焦、拍照动作,操作相当便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眼底成像仪,包括:用来进行光学成像的透镜单元、与所述透镜单元相配合以获取图像信息的图像传感器、带动所述图像传感器沿所述透镜单元光轴方向进行移动的传动机构以及拍照键,所述眼底成像仪还具有识别所述拍照键状态的状态识别单元;当按下所述拍照键时,所述状态识别单元识别出所述拍照键的下按动作并将指令传递给所述图像传感器以使得所述图像传感器开始拍照;当侧向推动所述拍照键时,所述状态识别单元识别出所述拍照键的侧向移动并将指令传递给所述传动机构以使得所述传动机构带动所述图像传感器沿所述透镜单元的光轴方向进行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侧向包括第一侧向以及与所述第一侧向方向相反的第二侧向;当向所述第一侧向或第二侧向推动所述拍照键时,所述传动机构以第一速率带动所述图像传感器沿所述透镜单元的光轴方向进行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侧向还包括垂直于所述第一侧向的第三侧向以及与所述第三侧向方向相反的第四侧向;当向所述第三侧向或第四侧向推动所述拍照键时,所述传动机构以第二速率带动所述图像传感器沿所述透镜单元的光轴方向进行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速率小于所述第一速率。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眼底成像仪可单手实现调焦、拍照动作,操作相当便利。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拍照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眼底成像仪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以及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眼底成像仪100包括用来进行光学成像的透镜单元10、与所述透镜单元10相配合以获取图像信息的图像传感器20、带动所述图像传感器20沿所述透镜单元10光轴方向进行移动的传动机构30、拍照键40以及识别所述拍照键40状态的状态识别单元50。所述图像传感器20为CCD或CMOS元件。所述拍照键40具有向下按、侧向推动两种操作方式。当按下所述拍照键40时,所述状态识别单元50识别出所述拍照键40的下按动作并将指令传递给所述图像传感器20以使得所述图像传感器20开始拍照。当侧向推动所述拍照键40时,所述状态识别单元50识别出所述拍照键40的侧向移动并将指令传递给所述传动机构30以使得所述传动机构30带动所述图像传感器20沿所述透镜单元10的光轴方向进行移动。所述侧向包括第一侧向61、与所述第一侧向61方向相反的第二侧向62、垂直于所述第一侧向61的第三侧向63以及与所述第三侧向63方向相反的第四侧向64。当向所述第一侧向61或第二侧向62推动所述拍照键40时,所述传动机构30以第一速率带动所述图像传感器20沿所述透镜单元10的光轴方向进行移动。当向所述第三侧向63或第四侧向64推动所述拍照键40时,所述传动机构30以第二速率带动所述图像传感器20沿所述透镜单元10的光轴方向进行移动。所述第二速率小于所述第一速率。如此,可以很方便地实现焦距的粗调和微调。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眼底成像仪100可单手实现调焦、拍照动作,操作相当便利。此外,本实用新型眼底成像仪100还可进行焦距的粗调和微调,满足使用者对快速、精准调焦的需求。
特别需要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的教导下所作的针对本实用新型的等效变化,仍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主张的范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微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微清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50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