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效彻底的中药粉碎研磨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4630.3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250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2 |
发明(设计)人: | 蔡辅贵;蒲尚喜;殷文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蔡辅贵 |
主分类号: | B02C21/00 | 分类号: | B02C21/00;B02C13/18;B02C7/08;B02C23/02;A61J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64400 贵州省遵义***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彻底 中药 粉碎 研磨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设备,具体是一种高效彻底的中药粉碎研磨设备。
背景技术
中药材在收集、采集之后需要进行处理,其中处理好之后需要将其挤压成型,然后进行切断;切断之后有些中药材还需进行一步粉碎成颗粒状;现有的粉碎装置大多只有一步粉碎过程,不仅粉碎不够彻底,效率也比较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彻底的中药粉碎研磨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彻底的中药粉碎研磨设备,包括外壳、搅拌棒、下磨盘和上磨盘;所述外壳的形状为圆柱形,设置有支撑脚、加料口、观察板和导料板;所述支撑脚设置有四根,均匀分布在外壳底部,并设置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设置在支撑脚底部,由橡胶材料制成;所述加料口设置在外壳左上方,形状为漏斗形,并设置有盖板;所述盖板通过合页与加料口连接;所述观察板设置在外壳外壁上,由钢化玻璃制成;所述导料板设置在外壳内部;所述搅拌棒通过轴承安装在外壳顶部,设置有一号电动机、粉碎棒和加强筋;所述一号电动机通过联轴器安装在搅拌棒顶部,并设置有固定支架;所述粉碎棒设置有六根,均匀分布在搅拌棒下方;所述加强筋设置在粉碎棒之间;所述上磨盘设置在搅拌棒下方,并设置有漏料孔、二号电动机、销孔和研磨层;所述漏料孔设置有四个,分布在上磨盘中间;所述二号电动机设置在外壳右下角,通过传动带与上磨盘连接;所述销孔设置在上磨盘中心正下方;所述研磨层覆盖在上磨盘下表面;所述下磨盘设置在上磨盘下方,并设置有研磨层、柱销、滑道和卸料板;所述研磨层覆盖在下磨盘上表面;所述柱销设置在上磨盘正上方,与销孔契合;所述滑道设置在下磨盘下方,向左端倾斜;所述卸料板设置在滑道左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撑脚与外壳之间设置有肋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粉碎棒表面分布有锯齿。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磨盘上表面外围高中间低。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防滑垫具有良好的防滑与减震效果,不仅能使装置在运行时更加稳定,还能减小粉碎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所述肋板有效加强了支撑脚的结构强度,保证装置运行时的顺畅稳定;所述漏斗形的加料口方便中药材料的添加;所述盖板能在装置不用时将加料口封闭,防止灰尘等杂物落入粉碎装置内,保证装置内的清洁卫生;所述观察板不仅具有较高的强度,而且方便观察粉碎装置内的工作情况,使工作人员更加轻松的掌控粉碎工作;所述粉碎棒能在一号电动机的高速带动下将加入的中药材料初步粉碎,方便后续的粉碎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与粉碎效果;所述锯齿能使中药的粉碎更加彻底;所述研磨层将中药研墨的更加细致,能大幅提高研磨效果,并保护上磨盘不被磨损;本实用新型的设计结构简单,工作性能好,功能多,实用性强,充分展现了现代化工具的特点,发展前景十分良好。
附图说明
图1为高效彻底的中药粉碎研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高效彻底的中药粉碎研磨设备中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高效彻底的中药粉碎研磨设备中磨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滑垫,2-支撑脚,3-卸料板,4-肋板,5-外壳,6-加料口,7-合页,8-盖板,9-一号电动机,10-固定支架,11-联轴器,12-观察板,13-传动带,14-二号电动机,15-滑道,16-下磨盘,17-研磨层,18-上磨盘,19-导料板,20-粉碎棒,21-锯齿,22-加强筋,23-轴承,24-搅拌棒,25-漏料孔,26-销孔,27-柱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蔡辅贵,未经蔡辅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46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 下一篇:压缩机控制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