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灯具与翼子板的定位结构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4616.3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580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高成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Q1/04 | 分类号: | B60Q1/04;B62D25/1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50123 | 代理人: | 康海燕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灯具 翼子板 定位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部件安装、定位结构。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灯具与翼子板的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的灯具,尤其是前组合灯与翼子板的配合直接影响整车前脸视觉质量。目前,在现有的前大灯与翼子板定位方式中,灯具尖角与翼子板无直接关联结构。如图1所示,当翼子板与前罩以分缝的方式远离灯具尖角时,有在灯具尖角处没有任何限位结构,灯具尖角相对翼子板容易出现外暴、内陷等配合缺陷,影响整车外观。为了解决这个配合缺陷,一般汽车厂家是通过额外的进行后期调整来实现,但这样既降低了生产效率,同时也影响了整车美观。
因此,当出现翼子板与前罩分缝的方式远离灯具尖角时,如何保证灯具不出现外暴、内陷等配合缺陷,提高生产效率,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灯具与翼子板的定位结构,避免灯具与翼子板装配后,灯具出现外暴、内陷等配合缺陷。
为了以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灯具与翼子板的定位结构,包括翼子板和灯具,其在翼子板与灯具的尖角配合的位置设置有一个下沉的尖角限位台,与前组合灯的尖角底面配合,防止灯具相对翼子板内陷。
进一步,在灯具的边缘设有灯壳卡销,对应在翼子板的相应位置设有翼子板限位卡槽,与灯壳卡销配合,限制灯具相对翼子板向外暴出。
本实用新型还保护一种汽车,其具有以上的汽车灯具与翼子板的定位结构。
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尖角限位台、翼子板限位卡槽这两种结构同时保证灯具尖角不内陷,也不外暴,避免出现配合缺陷,满足整车外观的要求,并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翼子板与前罩分缝远离前组合灯尖角处的状态图。
图2为翼子板的局部图。
图3为翼子板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前组合灯的尖角结构图。
图中,1为翼子板,2为前组合灯,3为翼子板尖角限位台,4为翼子板限位卡槽,5为前组合灯尖角,6为灯壳卡销。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前组合灯与翼子板的定位结构为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图1所示是翼子板与前罩分缝远离前组合灯尖角处的状态,包括前组合灯2和翼子板1,前组合灯2在尖角位置需要与翼子板进行配合,以保证灯具尖角不内陷,也不外暴。
本实用新型对翼子板1在尖角位置设计了限位结构,参见图2和图3,一个是在翼子板1与灯具的尖角配合的位置设置有一个下沉的尖角限位平台3,用于与前组合灯尖角5底面配合,防止灯具2相对翼子板1内陷。
进一步优化,为了保证尖角限位台3具有足够的限位面积,增加限位的稳定性,并方便翼子板1的成型,将尖角限位台3设置为一个整平台,位于翼子板的尖角内,将翼子板的尖角部分的底部封住。
参见图4,从防止灯具外暴的角度考虑,本实用新型在灯具的边缘设有灯壳卡销6,对应在翼子板的相应位置设有翼子板限位卡槽4,与灯壳卡销6配合。最优的是,灯壳卡销6和翼子板限位卡槽4分别设在灯具和翼子板的靠近尖角位置,由此可以很好地限制灯具相对翼子板向外暴出。
另外,翼子板限位卡槽4的结构可以采用多种能过限制灯壳卡销6向外脱出的结构形式,其中采用凹槽结构最为简洁,装配方便。
采用以上定位结构后,前组合灯2即不会出现内陷和外暴,可以保证灯具与翼子板的配合外观,不增加额外的装配工艺,且不需要后续进行调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46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前照灯
- 下一篇:马克杯(元杭瓜棱树枝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