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耐水洗电子标签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4009.7 | 申请日: | 2017-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6480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8 |
发明(设计)人: | 贾嘉豪;杨利东;刘应峰;高思远;庄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美思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9/077 | 分类号: | 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3246 | 代理人: | 周希良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耐水 电子标签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标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耐水洗电子标签。
背景技术
电子标签,又称射频识别标签和射频标签,主要由存有识别代码的大规模集成线路芯片和收发天线构成,目前主要为无源式,使用时的电能取自收发天线接收到的无线电波能量;该电子标签具体是与射频识别读写设备以及相应的信息服务系统实现相互通信。该电子标签与传统的条码(Barcode)技术相互比较,电子标签拥有如可容纳较多容量、通讯距离长、难以复制、对环境变化有较高的忍受能力以及可同时读取多个标签等优点。
随着物联网的发展,各行各业对电子标签的要求越来越高。现有的电子标签一般碰到水或经过揉搓后便无法正常工作,不适合洗涤等行业的应用。
如申请号为201520296728.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耐水洗的RFID标签,包括由柔性基材和处在柔性基材上的集成电路,所述RFID标签被硅胶封装,其中集成电路及其所处部位的柔性基材被硬质硅胶封装,所述RFID标签的其它部位较硬质硅胶封装区域软。通过RFID阅读器自动记录布草的使用状态、洗涤次数,支持洗涤交接时的标签批量读取。该耐水洗的RFID标签通过硅胶封装,硅胶层一定程度上会阻隔射频信号的传播,导致RFID标签不易被阅读器识别;另外,硅胶层与布草之间的相容性不够,易导致布草或硅胶层被破坏。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耐水洗电子标签。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耐水洗电子标签,包括上下设置的两基础层和设于两基础层之间的RFID芯片,两基础层之间通过一金属线以脉冲信号波形缝合,金属线与RFID芯片电磁耦合。金属线作为RFID芯片的天线,金属线与RFID芯片电磁耦合,使RFID芯片易被阅读器读取;通过金属线缝制,将RFID芯片进一步固定于两基础层之间,解决了硅胶层封装的不足之处。
优选的,所述RFID芯片设于脉冲信号波形金属线的中轴线位置。提高电磁信号的传输,使耐水洗电子标签各个方向均易于被识别。
优选的,所述脉冲信号波形为矩形脉冲波形和/或方波脉冲波形。缝制简单,又能实现电磁信号稳定地传输。
优选的,所述RFID芯片与两基础层的两贴合面各设一缓冲层。缓冲层起保护RFID芯片的作用。
优选的,所述缓冲层为高介电常数材料。高介电常数材料有利于电磁波的传播。
优选的,所述缓冲层与其贴合的基础层之间设一粘合层。粘合层既限制缓冲层与基础层之间的相对位移。
优选的,所述金属线为柔性金属线。易于缝制,且不会引起用户的不适。
优选的,所述两基础层为长条状或方形。可分门别类,易于辨别。
优选的,所述两基础层之间的周边密封包边。进一步提高标签的耐水洗性能。
优选的,所述两基础层为布草材料。与其它布草材料同时清洗时,相容性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耐水洗电子标签将RFID芯片固定于两基础层之间,并通过金属线缝合,RFID芯片与金属线电磁耦合,使RFID芯片易被阅读器读取,节省标签识别时间,提高工作效率;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耐水洗RFID电子标签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耐水洗RFID电子标签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耐水洗RFID电子标签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耐水洗RFID电子标签,包括RFID芯片2、上基础层11、下基础层12和柔性金属导线3,RFID芯片2的上表面与上基础层11的下表面通过胶水粘合,RFID芯片2的下表面与下基础层12的上表面通过胶水粘合。上基础层11和下基础层12均为长条状结构,结构和尺寸相同,上基础层11与下基础层12对称设置,上基础层11、下基础层12均为布草材料,使RFID电子标签耐水洗,与其它布草材料的衣物一同清洗时相容性好,防止磨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美思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美思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400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载气瓶检验装置
- 下一篇:港口疏浚泥造粒装置及其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