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车载显示装置与车载中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2787.2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7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11 |
发明(设计)人: | 兰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驹马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1/02 | 分类号: | B60R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1 | 代理人: | 苏胜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载 显示装置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车载显示装置与车载中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的提高与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汽车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车载显示设备是目前汽车内常见的一种装置,目前车载显示设备就是汽车内的显示屏,是汽车影音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相当于家庭影院中的彩色电视机。不过由于车载的特殊性,车载显示器除了播放节目外往往还具有其他功能。比如连接后视雷达后可以在倒车时自动显示汽车背后的景物,方便倒车;此外还可能带有小音箱、小照明灯等其他附加功能,丰富了汽车的功能。
现有技术中的车载显示设备体积比较小,并且车载显示设备与控制盒一体成型,在现在卡车上的车载设备(即车载互联生态大屏)都是安装镶嵌于中控平台中,对一些具有较大的屏幕的车载显示设备来说,安装十分困难,并且操作界面很小,十分不利于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载显示装置与车载中控系统,其旨在改善上述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车载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线缆以及主机设备,所述显示屏的两侧分别连接有至少一根第一支撑杆,所述显示屏与所述主机设备间隔设置,且所述显示屏通过所述线缆与所述主机设备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的背面连接有支撑壳体,所述支撑壳体与所述显示屏连接的一面的形状与大小与所述显示屏的背面互相匹配。
支撑壳体用于支撑显示屏,可使得在将显示屏安装于汽车的中控平台时,显示屏与中控平台的连接更加牢固与稳定,避免汽车在行驶或颠簸的过程中,显示屏发生偏转甚至脱落。
进一步地,所述主机设备的两侧分别连接有至少一根第二支撑杆。
第二支撑杆用于将主机设备设置固定于凹槽内,使得主机设备与凹槽的连接更加牢固与稳定,避免汽车在行驶或颠簸的过程中,主机设备发生晃动,导致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主机设备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多个所述第二支撑杆,且每侧的所述第二支撑杆的数量与另一侧的所述第二支撑杆的数量相等。
多个第二支撑杆可使得主机设备与凹槽的连接更加牢固与稳定,避免汽车在行驶或颠簸的过程中,主机设备发生晃动,导致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的两侧分别连接有多个所述第一支撑杆,且每侧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数量与另一侧的所述第一支撑杆的数量相等。
多个第一支撑杆可使得显示屏在安装时与中控平台的连接更加牢固与稳定,避免汽车在行驶或颠簸的过程中,显示屏发生晃动,甚至脱落。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的面积大于等于8英寸。
在显示屏的面积大于等于8英寸时,操作界面较大,十分利于与方便用户的操作。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载中控系统,包括中控平台、仪表盘、暖风机操控机构、两个空调风口以及车载显示装置,所述两个空调风口、所述暖风机操控机构、所述仪表盘间隔设置于所述中控平台,所述两个空调风口之间设置有凹槽,所述主机设备设置于所述凹槽内,分别设置于所述显示屏两侧的至少一根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凹槽的两侧连接,且所述显示屏凸出于所述凹槽外,所述车载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线缆以及主机设备,所述显示屏的两侧分别连接有至少一根第一支撑杆,所述显示屏与所述主机设备间隔设置,且所述显示屏通过所述线缆与所述主机设备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的背面连接有支撑壳体,所述支撑壳体与所述显示屏连接的一面的形状与大小与所述显示屏的背面互相匹配,所述支撑壳体的另一面盖设于所述凹槽外。
支撑壳体用于支撑显示屏,可使得在将显示屏安装于汽车的中控平台时,显示屏与中控平台的连接更加牢固与稳定,避免汽车在行驶或颠簸的过程中,显示屏发生偏转甚至脱落。
进一步地,所述主机设备的两侧分别连接有至少一根第二支撑杆,每根所述第二支撑杆分别与所述凹槽的内壁连接。
第二支撑杆用于将主机设备设置固定于凹槽内,使得主机设备与凹槽的连接更加牢固与稳定,避免汽车在行驶或颠簸的过程中,主机设备发生晃动,导致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的面积大于等于8英寸。
在显示屏的面积大于等于8英寸时,操作界面较大,十分利于与方便用户的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驹马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驹马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278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