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边条钳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2340.5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936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李鑫;叶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肯都文化创意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6B17/00 | 分类号: | B26B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州市杭州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边条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板材加工工具领域,特别是一种边条钳。
背景技术
在广告行业,经常会用到KT板来制作广告牌。KT板是一种发泡材质,板体挺括、轻盈且易于加工,并可以直接在板上丝网印刷、油漆及喷绘,广泛用于广告展示、建筑装饰、文化艺术等方面。然而,KT板在应有过程中经常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包边,比如成90度包边,此时就需要对KT板进行V形斜口的切割。现有技术当中,手动切割KT板V形斜口时所使用的工具多为美工刀,即用美工刀配合钢尺先斜切出KT板的一个斜边,然后再对应地斜切出另一个斜边,然后方能完成V形斜口的切割,整个过程工序复杂,耗时,导致作业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边条钳,该边条钳能较方便的对KT板进行90度裁角,方便包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边条钳,包括通过第一销轴铰接的第一钳柄与第二钳柄,第一销轴上套接有两扭簧臂与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内壁弹性抵接的扭簧,所述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端部分别铰接有第一钳口臂与第二钳口臂,所述第一钳口臂与第二钳口臂中部设置有通过两第二销轴分别与第一钳口臂与第二钳口臂铰接的连接板,所述第一钳口臂与第二钳口臂端部分别可拆卸设置有刀刃相对的裁切刀,所述裁切刀包括与钳口臂端部相连且端部为直角的三角形的底板,垂直底板沿底板两直角边设置有端部相连的刀片,所述两裁切刀之间设置有与连接板相连的限位板,限位板上设置有与截面与底板相同的限位槽,当握压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时,扭簧被压缩,同时第一钳柄与第二钳柄带动第一钳口臂与第二钳口臂绕与连接板相连的第二销轴发生相向运动,从而使两裁切刀的刀片在限位槽中咬合。
采用上述结构,只需把边条待剪的部位放置在该边条钳的裁切刀与限位板之间,握压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使第一钳柄与第二钳柄带动第一钳口臂与第二钳口臂绕与连接板相连的第二销轴发生相向运动,从而使两裁切刀的刀片同时沿限位槽对边条进行剪切,即可使边条相对的两面上被检出90度的缺口,从而可对折后进行90度包边,方便快捷。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背部设置有卡块,所述第一钳口臂与第二钳口臂端部分别设置有可与卡块滑接的滑槽。
采用上述结构,实现了底板与钳口臂可拆卸连接,特别是当裁切刀多次使用后需要更换时可直接滑出裁切刀进行更换。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钳柄与第二钳柄尾部套设有塑料手柄。
采用上述结构,塑料手柄的设置方便使用者握持,从而便于对第一钳柄与第二钳柄进行握压进行剪切直角。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一塑料手柄尾部穿设有可与另一塑料手柄进行勾接使两裁切刀处于限位槽中的钢丝。
采用上述结构,当边条钳使用完毕后可通过钢丝与塑料手柄勾接,使第一钳柄和第二钳柄之间的距离变短,从而使第一钳口臂与第二钳口臂端部的裁切刀运动至限位槽中,从而可防止在不使用时,裁切刀上的刀片伤人。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刀片为高锰钢材料制成。
采用上述结构,高锰钢是指含锰量在10%以上的合金钢,其适合用于具有较强的承受冲击、挤压、物料磨损等恶劣工况条件,其具有较强的耐磨性能,从而使刀片具有较强的耐磨性,可延长刀片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相比常规采用美工刀进行切边包边,采用该边条钳进行剪切切边可有效提高作业效率。
2.裁切刀设置为可拆卸设置,方便对裁切刀进行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施例图1中A部放大图;
图3为本实施例从底部观察的示意图,示出了扭簧。
附图标记:1.第一销轴;2.第一钳柄;3.第二钳柄;4.扭簧;5.第一钳口臂;6.第二钳口臂;7.第二销轴;8.连接板;9.裁切刀;91.底板;92.刀片;10.限位板;11.限位槽;12.滑槽;13.卡块;14.塑料手柄;15.钢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肯都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未经杭州肯都文化创意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234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