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背包式自供氧呼吸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1282.4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87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徐国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益善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B7/08 | 分类号: | A62B7/08;A62B9/00;A62B9/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44229 | 代理人: | 陈雅平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萝岗区高新技术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背包 供氧 呼吸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背包式自供氧呼吸器,用于火灾中逃生的器材。
背景技术
据统计,火灾致死的人数中约有80%以上是被有毒烟雾熏死的,只有不到20%是被直接烧死的。因此,如何防止被熏死是减少火灾死亡人数的重要措施之一。据了解消防主管部门已要求酒店、宾馆、娱乐场所等人群集中的地方配备防烟雾器材。但是,目前市场上供上述单位应用的防烟雾器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用活性炭吸附过滤有害物质的过滤型呼吸器;另一种是化学制氧的自供氧呼吸器。以过滤型呼吸器用得最普遍。实践证明,这种过滤型呼吸器不能有效地防止被毒烟熏死,主要原因是过滤型呼吸器在浓烟滚滚、毒烟雾高度饱和的火灾现场,有限活性炭的吸附过滤作用很快被毒烟饱和,三几分钟内便失去滤除毒烟雾的作用。而化学氧呼吸器虽也有用超氧化物吸收CO2和放出O2供呼吸用,但是未能按反应特点,进行气体分流设计,只是一个盛有超氧化物的大气囊,呼气与吸气都在这一大气囊中,呼出的CO2要通过较慢的扩散作用,才能到达底部的反应区与超氧化物反应放出O2,部分CO2还未来得及扩散到底部又被吸入肺部。出于供氧与呼吸需要,常需要用氧烛提前产生氧气供氧。所谓氧烛就是一种可用于在缺氧环境中自救使用的通过加热氯酸钾(KClO3)或氯酸钠(NaClO3)产生氧气的装置。这种化学供氧呼吸器要附带KClO3或NaClO3制氧装置,和体积较大的气囊,笨重,不便携带,成本和售价较高,不受用户欢迎,难于推广。
申请号为2014102880006(申请人的在前申请)设计了一种可将呼气与吸气分流,从申请2014102880006说明书记载内容可知,超氧化物与人体呼出的CO2、水蒸气的反应属于放热反应,而该申请中提到的面罩式碳~氧交换型自主呼吸器结构设计未能很好解决反应热的散除问题,致人吸入的是热气,令人很不舒服,也影响其推广应用。
申请号为2015101466395(申请人的在前申请)中公开了一种改进型面罩式碳-氧交换型自主呼吸器,该呼吸器是在前者的基础上,通过导热金属压板及数根小口径金属管将反应热散热后再返回空气室,解决了散热性差的缺陷。但是从实际使用中发现,在这个封闭系统中,呼气像吹气球那样用力,才能呼入系统内,要很用力呼吸,总觉得呼吸不畅,于是设计了一个轻易涨缩的气囊与气相连为压力缓冲装置。呼气时气囊充盈鼓起,吸气时气囊恢复扁平,系统内压力稳定,呼吸顺畅。这就是申请本实用新型的背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压力缓冲气囊的自供氧呼吸器,该呼吸器配置有与气室相连通的压力缓冲气囊,呼气时气囊充盈,吸气时气囊回复扁平,使呼吸时封闭系统内的压力变化不大,呼吸顺畅。本呼吸器可做成背包式自供氧呼吸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背包式自供氧呼吸器,包括方便套设与头部的面罩,在面罩上设有一进一出两个单向阀,其中一个单向阀的呼出气流进入反应室,另一个单向阀的吸入气流来自于气室,反应室与气室之间通过两个以上的金属散热管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室连接具有压力缓冲功能的气囊。
对上述方案作进一步优选,所述的气室左右两侧分别设置缓冲呼与吸引起压力变化的气囊,气囊为气室乃至整个呼吸器的压力平稳,且略等于大气压,为使用时呼吸顺畅,为本系列专利的实际应用,起到重要作用。
对上述方案作进一步优选,所述的气囊外侧包裹有对气囊起保护作用的网罩,气囊及其保护罩固定于气室一侧。
对上述方案作进一步优选,所述的气囊保护罩为金属网罩。
对上述方案作进一步优选,所述的反应室与单向阀之间通过呼气导管连通,其中呼气导管穿过气室,并直插入反应室的底部,呼气导管为金属管或塑胶管。
对上述方案作进一步优选,所述的金属散热管均为小口径金属管,其内径在5毫米之内,金属散热管与反应室及气室之间连接采用直连式或侧连式,金属散热管的形态为直管或螺旋管。
对背包式自供氧呼吸器方案作进一步优选,还包括两条背带,所述的背带挎于肩部,背带的一端连接与反应室的外侧,另一端连接与气室的边角部。
对上述方案作进一步优选,所述的背带为耐高温防火材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益善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益善通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128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