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冷阴极X射线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1114.5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12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07 |
发明(设计)人: | 李舒;李智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科颐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35/06 | 分类号: | H01J35/06;H01J35/16 |
代理公司: | 上海领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31292 | 代理人: | 罗晓鹏 |
地址: | 20180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阴极 射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阴极X射线管。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热阴极x射线管阴极较大且阴极发光发热,使用的X射线管为热阴极式,即通过加热灯丝(温度在2300度以上)发射电子,在高压电场下形成电子流打到靶上发出X射线。限制了在某些领域的使用。在一些科研仪器要使用小型X射线管而且不得发光发热这时只能选用冷阴极X射线管。现有的技术无法实现X射线管阴极低温的问题。因此,需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冷阴极X射线管,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阴极低温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冷阴极X射线管,所述射线管包括外壳、阴极发射极、阳极靶,所述阴极发射极和所述阳极靶设置在所述外壳内,所述阴极发射极包括电极线、发射体;所述发射体为碳纳米管。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电极线为一根电极线。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碳纳米管两端与电极线相连接。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阴极发射极还包括栅控极,所述碳纳米管设置在所述栅控极内。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栅控极上设有负偏压调节器。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阴极发射极还包括屏蔽极,所述碳纳米管设置在所述屏蔽极内。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阳极靶外接有散热器。
进一步的改进在于,所述外壳为陶瓷外壳。
本实用新型由于使用以上技术方案,使其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将发射体为碳纳米管,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阴极低温的问题。另外加设栅控极提高调节功能,增加屏蔽极屏蔽外接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冷阴极X射线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造特征、达成目的和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冷阴极X射线管,如图1所示,射线管包括陶瓷制的外壳1、阴极发射极、阳极靶2,阴极发射极和阳极靶2设置在外壳1内,阴极发射极包括一根电极线3、发射体、栅控极4、屏蔽极5。发射体为碳纳米管6。根据实际需要,电极线3可以为多根。碳纳米管6两端与电极线3相连接,并设置在屏蔽极5内,然后碳纳米管6连同屏蔽极5一起设置在栅控极4内。当然也可以根据需要:将碳纳米管6设置在栅控极4内,然后碳纳米管6和栅控极4一同设置在屏蔽极5内。栅控极4上设有负偏压调节器,通过负偏压调节器可以将电子束聚焦以及电子流的大小,便于实际使用。
另外,阳极靶2外接有散热器7,用以对射线管进行散热。
在使用的时候,先在碳纳米管6和阳极靶2之间施加高压电场,迫使碳纳米管6上电子溢出形成电子束,通过栅控极4上的负偏压调节器让电子束聚焦以及调节电子流的大小,最后电子束击打在阳极靶2上。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将发射体为碳纳米管,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实现阴极低温的问题。通过进一步设计,加设栅控极提高调节功能,增加屏蔽极屏蔽外接的影响,进一步提高了适用性。
以上对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其中未尽详细描述的设备和结构应该理解为用本领域中的普通方式予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形或修改做出若干简单推演、变形或替换,这并不影响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科颐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科颐维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11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产权测绘装置
- 下一篇:一种基于IOT平台的智能穿戴马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