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磁珠分离试管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10254.0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0139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31 |
发明(设计)人: | 李根平;庄正鋐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源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531 | 分类号: | G01N33/531;B01L3/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深研专利事务所44229 | 代理人: | 姜若天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试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磁珠分离领域,更为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磁珠分离试管。
背景技术:
免疫磁珠技术捕获蛋白质、激素等抗原分子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定量检测相应的抗原物质。磁珠捕获具有显著的富集效果,再结合精确高效的检测方法,将得到极佳的检测效果。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是这类方法的代表,它具有高灵敏性、高精确性、高稳定性等特点,该技术具有荧光灵敏性,且不需要激发光,避免了荧光分析中激发光、杂散光等背景荧光的影响;同时具有很高的灵敏度,避免了放射免疫分析给操作者带来的健康隐患以及对环境的污染。
目前,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的磁珠分离试管,是利用磁铁吸附在试管壁的两侧,使得磁珠接触面积有限,不能有效地减少磁珠的损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吸附磁珠的表面积更大,磁珠利用率更高的磁珠分离试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磁珠分离试管,包括第一侧壁、底部、第二侧壁、斜壁与第三侧壁,所述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之间与底部形成蓄液区,所述第二侧壁与第三侧壁设置有斜壁,所述斜壁设置有圆弧斜面。
在上述的磁珠分离试管中,第一与第二侧壁外部、斜壁下方均设置有磁铁,磁珠可被磁铁吸附在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以及斜壁的圆弧斜面上。
一种磁珠分离试管组合,由多个上述磁珠分离试管呈对称排列,磁珠分离试管中的第一侧壁与另一试管的第一侧壁相邻,第二侧壁、斜壁与另一试管的第二侧壁、斜壁相邻。
本磁珠分离前试管针从试管的底部蓄液区进行抽液,试管针向上移动,后移动到斜壁圆弧斜面的上方,磁铁贴在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与斜壁的外部,试管针放液,磁珠被吸附在斜壁的圆弧斜面上,残留磁珠被吸附在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上,废液回到试管蓄液区内,最后被吸走。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磁珠吸附表面积更大:现有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在磁珠分离时,是利用磁铁吸附在试管壁两侧的磁珠,由于试管两侧的表面积有限,在磁珠冲洗过程会引起磁珠的流失。本磁珠分离试管可吸附磁珠的区域为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与斜壁的圆弧斜面,从而增大了吸附磁珠的表面积。
(2)磁珠利用率更高:本磁珠分离试管在清洗磁珠时,部分位于圆弧斜面的磁珠会被冲刷在蓄液区内,但因试管的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均设有磁铁,则流失的磁珠在废液被吸走时会被吸附在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上,从而提高了磁珠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磁珠分离试管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磁珠分离步骤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磁珠分离试管组合示意图;
图中:1.第一侧壁;2.底部;3.第二侧壁;4.斜壁;4a.圆弧斜面;5. 第三侧壁;6.磁铁;7.磁珠;8.试管针。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一种磁珠分离试管,包括第一侧壁1、底部2、第二侧壁3、斜壁4、第三侧壁5,所述第一侧壁1、第二侧壁3之间与底部2形成蓄液区,所述第二侧壁3与第三侧壁5设置有斜壁4,所述斜壁4设置有圆弧斜面4a。
进一步的,上述第一侧壁1与第二侧壁3外部、斜壁4下方均设置有磁铁6,磁珠可被磁铁6吸附在第一侧壁1、第二侧壁3以及斜壁4的圆弧斜面4a上。
进一步的,上述磁珠分离试管,多个试管之间呈对称排列,试管中第一侧壁1与另一试管第一侧壁1相邻,第二侧壁3、斜壁4与另一试管的第二侧壁3、斜壁4相邻。
进一步的,上述磁珠分离试管,磁珠分离前试管针从试管的底部蓄液区进行抽液,试管针向上移动,后移动到斜壁圆弧斜面的上方,磁铁贴在第一侧壁、第二侧壁与斜壁的外部,试管针放液,磁珠7被吸附在斜壁的圆弧斜面上,残留磁珠7被吸附在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上,废液回到试管蓄液区内。
进一步的,上述磁铁一直贴在第一侧壁1、第二侧壁3与斜壁4 的外部,清洗倒数第二步骤移开试管外壁,斜面上的磁珠7被冲洗在蓄液区内,清洗最后一个步骤磁铁6上升,磁珠7贴在第一侧壁1与第二侧壁3上,从而吸走清洗废液。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磁珠分离过程,试管针先从斜面4试剂管的底部2进行抽液,此时磁铁6位于试管下方,试管针8吸完全部液体后向上移动,上升到某一个高度后移动到斜壁4的圆弧斜面 4a上方,与此同时磁铁6上升后贴在第一侧壁1、第二侧壁3与斜壁 4的外部,试管开始放液,磁珠7被吸附在斜壁4的圆弧斜面4a上,未能被吸附的残留磁珠7落在蓄液区,且被吸附在第一侧1壁与第二侧壁3上,最后用试管针8吸走废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源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源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102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