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病人上下的重症医学科用监护床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08907.1 | 申请日: | 2017-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66128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7 |
发明(设计)人: | 孔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勇 |
主分类号: | A61G7/00 | 分类号: | A61G7/00;A61G7/05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1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病人 上下 重症 医学 监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重症医学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病人上下的重症医学科用监护床。
背景技术
在重症医学科中,由于患者的病情均较为严重,因此医生与护士的工作压力相对较大,病人在术后的休养以及病情的检测也很重要。在现有技术中,监护床的一些功能已经比较完善,比如对病人的心跳、血压等等进行检测,以使得医生和护士能够时刻掌握到病人的身体状况,有效保证了病人的生命安全。
但是,这些监护床都忽略了一个基本的、简单的事实:由于床板位置较高,对于重症病人而言,上床和下床是比较困难的一件事,上下床的幅度较大会对病人造成一些难以掌握的身体伤害,从而也就导致了病人的康复进程缓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病人上下的重症医学科用监护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于病人上下的重症医学科用监护床,包括床板,床板下侧固定设有四根床腿,所述床板下侧固定设有上下装置,所述上下装置包括固定柱,固定柱顶端固定设置在床板下侧,固定柱上开设有一开口朝下设置的凹槽,凹槽内设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顶端与凹槽顶部转动连接,螺纹杆上固定设有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右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右端固定连接有转轴,转轴穿过固定柱设置,转轴另一端与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柱下方设有升降柱,升降柱上开设有一开口朝上设置的螺纹孔,螺纹杆下部与螺纹孔相配合,所述升降柱下部侧壁上固定设有踏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上下装置固定设置在床板下侧边缘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床板上侧固定设有床架,床架上设有照明灯和吊脚带。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电机固定设置在固定柱的外侧壁上,且电机电连接有控制开关。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柱下端固定设有两个导向柱。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升降柱上侧开设有两个开口朝上设置的导向槽,导向柱位于导向槽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纹杆转动后,在导向柱的作用下升降柱无法转动,则与螺纹杆相配合的升降柱向上运动,带动踏板上升,人站在踏板即可实现升高,待脚与踏板间的间距较小时停止电机的转动,即可实现病人方便的上床;下床时,使电机反向转动即可实现踏板的下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床板、2-床腿、3-上下装置、4-床架、5-照明灯、6-吊脚带、301-固定柱、302-凹槽、303-螺纹杆、304-轴承、305-第一锥齿轮、306-第二锥齿轮、307-转轴、308-电机、309-控制开关、310-导向柱、311-导向槽、312-螺纹孔、313-升降柱、314-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便于病人上下的重症医学科用监护床,包括床板1,床板1下侧固定设有四根床腿2,所述床板1下侧固定设有上下装置3,所述上下装置3包括固定柱301,固定柱301顶端固定设置在床板1下侧,固定柱301上开设有一开口朝下设置的凹槽302,凹槽302内设有螺纹杆303,所述螺纹杆303顶端与凹槽302顶部转动连接,螺纹杆303顶端与固定柱301的接触处设有轴承304,螺纹杆303上固定设有第一锥齿轮305,第一锥齿轮305右侧啮合有第二锥齿轮306,第二锥齿轮306右端固定连接有转轴307,转轴307穿过固定柱设301置,转轴307另一端与电机308输出轴固定连接,电机308正转带动转轴307转动,转轴307转动后带动第二锥齿轮306转动,第二锥齿轮306带动第一锥齿轮305转动,从而第一锥齿轮305带动螺纹杆303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勇,未经孔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0890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椎体骨折微创手术治疗的骨水泥灌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普外科用换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