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实验用的高通量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06427.1 | 申请日: | 2017-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55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7-28 |
发明(设计)人: | 孙勃;田玉肖;袁巧;郑爱红;薛生玲;夏雪;江敏;张芬;李思程;童袁桃;赵明明;黄玉婷;周建坤;郝宇;刘嘉妮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D29/52 | 分类号: | B01D29/5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61113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 通量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用具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实验用的高通量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生命科学的研究十分普遍,在大量动植物科研实验中,经常会用注射器连接过滤头过滤液体,但市面上的这种过滤装置仍然存在一定不足,比如长时间操作时容易疲惫出错,处理大量样品时只能一个一个操作,如果样品处理对时间有要求,很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实验用的高通量过滤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验用的高通量过滤装置,包括过滤架,所述过滤架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架,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两侧均设置有离心管架,其中一侧的离心管架的高度高于另一侧的离心管架的高度,所述离心管架上设置有离心管;所述第一固定架的上方连接有第二固定架,所述第二固定架上设置有注射器固定器,所述注射器固定器上设置有注射器。
进一步地,第二固定架底部的两端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上设置有螺纹,所述第一固定架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第一固定架和第二固定架通过固定杆、固定孔和螺母相连接,所述螺母上设置有扳手。
进一步地,每侧离心管架上设置有两排离心管固定孔,远离第一固定架的一排离心管固定孔的高度高于靠近第一固定架的一排离心管固定孔的高度,所述离心管固定孔内设置有离心管。
进一步地,注射器固定器包括平行设置的第一注射器固定架和第二注射器固定架,第二注射器固定架设置于第一注射器固定架的下方,第一注射器固定架和第二注射器固定架均与第二固定架垂直连接,第一注射器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一卡口,所述第二注射器固定架上设置有第二卡口,所述注射器通过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固定在注射器固定器上。
进一步地,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均至少设置有2个,离心管固定孔的数目与第一卡口的数目相同,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底板的底部设置有胶垫。
进一步地,底板的长度是21cm,宽度是10cm;所述胶垫设置有8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实验用的高通量过滤装置,将多个过滤装置设计为一体,减少了实验操作步骤,避免了大量处理样品过程中易出错和花费大量时间的问题。
2)本实用新型实验用的高通量过滤装置,第一卡口和第二卡口设置有多个,单次可进行多管离心管同时过滤操作,效率与通量大幅提高。
3)本实用新型实验用的高通量过滤装置,简化了实验操作,调整了注射器的角度,更加符合人体工程力学,可以方便实验人员实验过程中推动活塞的操作,且减少实验人员的疲惫感。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验用的高通量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过滤架,2.第一卡口,3.注射器,4.离心管架,5.第二固定架,6.第一固定架,7.螺母,8.胶垫,9.底板,10.扳手,11.第二卡口,12.注射器固定器,13.固定杆,14.固定孔,15.离心管固定孔,16.第一注射器固定架,17.第二注射器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实用新型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本实用新型一种实验用的高通量过滤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过滤架1,所述过滤架1包括底板9,所述底板9上设置有第一固定架6,所述第一固定架6的两侧均设置有离心管架4,其中一侧的离心管架4的高度高于另一侧的离心管架4的高度,所述离心管架4上设置有离心管;所述第一固定架6的上方连接有第二固定架5,第二固定架5上设置有注射器固定器12,所述注射器固定器12上设置有注射器3。
如图2所示,第二固定架5底部的两端设置有固定杆13,固定杆13上设置有螺纹,如图3所示,第一固定架6上设置有固定孔14,所述第一固定架6和第二固定架5通过固定杆13、固定孔14和螺母7相连接,螺母7上设置有扳手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064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