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收料换卷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02913.6 | 申请日: | 2017-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194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任志鸿;李芳丽;李湘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华冠电线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47/02 | 分类号: | B21C47/02;B21C47/24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35 | 代理人: | 戴凤仪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料换卷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线材打包设备,具体是一种收料换卷机构。
背景技术
线材是指直径为5-22mm的热轧圆钢或者相当此断面的异形钢,因以盘条形式交货,故又通称为盘条;根据轧机的不同可分为高速线材和普通线材两种;线材是用量很大的钢材品种之一;轧制后可直接用于钢筋凝土的配筋和焊接结构件,也可经再加工使用;例如,经拉拔成各种规格钢丝,再捻制成钢丝绳、编织成钢丝网和缠绕成型及热处理成弹簧;经热、冷锻打成铆钉和冷锻及滚压成螺栓、螺钉等;经切削成热处理制成机械零件或工具等。
线材为了方便运输储存一般需要收料盘条,现在市场上的收料结构,换线盘时,需要停机操作,效率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收料换卷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收料换卷机构,包括收料换卷机构本体;所述收料换卷机构本体是由收线盘A、收线盘B、换卷剪断机构、换卷电机、刹车组件、收料电机组成;其中收料电机前侧设有收线盘固定座,收线盘固定座与收料电机的转轴相连,收线盘A和收线盘B固定安装在收线盘固定座上;在收线盘A的侧面设有刹车组件;所述换卷电机设置在收料电机的后侧,并与收线盘A和收线盘B相连;换卷剪断机构设置在收料电机的上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刹车组件与收线盘A相连处设有耐磨的刹车片。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料电机和换卷电机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相连。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换卷剪断机构前侧设有切刀。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收线盘A和收线盘B通过线盘卡扣固定安装在收线盘固定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运行时,当收线盘A收线量达到设定值时,换卷剪断机构的电机动作,驱动摆杆将线剪断并把线压到收线盘B的线盘卡扣内;收线盘B开始收线,换卷剪断机构复位,同时收线盘A在刹车组件的辅助作用下快速停车;操作员更换收线盘A ,在此过程中设备不需停机,极大的提高生产效率;当收线盘B收线量达到设定值时,换卷电机动作,将收线盘A、B旋转掉换位置,重复上述动作,开始A盘收线;此收料换卷机构节约了生产时间,降低了操作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收料换卷机构中换卷剪断机构未动作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收料换卷机构中换卷剪断机构动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收料换卷机构的结构后视示意图。
图中:收线盘A1、收线盘B2、换卷剪断机构3、线盘卡扣4、换卷电机5、刹车组件6、收料电机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收料换卷机构,包括收料换卷机构本体;所述收料换卷机构本体是由收线盘A1、收线盘B2、换卷剪断机构3、换卷电机5、刹车组件6、收料电机7组成;其中收料电机7前侧设有收线盘固定座,收线盘固定座与收料电机7的转轴相连,收线盘A1和收线盘B2固定安装在收线盘固定座上;在收线盘A1的侧面设有刹车组件6;所述换卷电机5设置在收料电机7的后侧,并与收线盘A1和收线盘B2相连;换卷剪断机构3设置在收料电机7的上侧。
所述刹车组件6与收线盘A1相连处设有耐磨的刹车片,以增加刹车组件6的寿命。
所述收料电机7和换卷电机5通过导线与外部电源相连,用于给其提供电能。
所述换卷剪断机构3前侧设有切刀,用于切割线绳。
所述收线盘A1和收线盘B2通过线盘卡扣4固定安装在收线盘固定座上的,拆装比较方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华冠电线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华冠电线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029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