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机箱有效
| 申请号: | 201720001562.7 | 申请日: | 2017-01-0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65842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4 |
| 发明(设计)人: | 涂文平;吉嘉庠 | 申请(专利权)人: | 酷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8 | 分类号: | G06F1/18;F21S8/00;F21V5/00;F21V33/00;F21Y11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006 | 代理人: | 王玉双,李岩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北市*** | 国省代码: | 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机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发光机箱,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可将发光组件装设于机箱任意位置的发光机箱。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发光机箱大都是通过在机箱的内部或外部安装发光元件从而使机箱发光,但是这种安装方式要么需要在机箱本体上开设导光槽或在机箱本体外加装支架用以放置发光元件,但这些方式在实施时操作起来十分不便,而且增加了机箱的占用空间,因此不仅增加生产成本,还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发光机箱,其中,包含:
机箱框架;以及
发光板组件,装设于所述机箱框架外侧至少一侧面,所述发光板组件包含导光板及图案层,所述导光板包含两相对的表面,所述图案层印刷于所述两相对的表面的至少其中之一者的至少部分上,所述导光板的侧面接收光线后,所述光线沿所述两相对的表面的内侧反复折射而于所述图案层的位置从所述两相对的表面透射出。
上述的发光机箱,其中,所述发光板组件包含至少一发光单元,所述至少一发光单元对应地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至少一侧面。
上述的发光机箱,其中,每一所述发光单元包含至少一光源及PCB板,所述至少一光源电性连接于所述PCB板,所述PCB板装设于所述导光板的一侧面上,所述至少一光源射出的所述光线从所述导光板的所述侧面射入导光板内。
上述的发光机箱,其中,所述导光板的所述侧面上开设有对应于所述至少一光源的至少一崁槽,所述至少一光源对应地设置于所述至少一崁槽内。
上述的发光机箱,其中,每一所述发光单元包含还包含遮光板,所述遮光板盖设于所述至少一光源上。
上述的发光机箱,其中,所述至少一光源为LED。
上述的发光机箱,其中,所述图案层包含单色或彩色图案。
上述的发光机箱,其中,所述图案层材料为扩散式油墨或高反射率油墨。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光机箱,其中,包含:
机箱框架;以及
发光板组件,装设于所述机箱框架内侧,所述发光板组件包含导光板及图案层,所述导光板包含两相对的表面,所述图案层印刷于所述两相对的表面的至少其中之一者的至少部分上,所述导光板的侧面接收光线后,所述光线沿所述两相对的表面的内侧反复折射而于所述图案层的位置从所述两相对的表面透射出。
上述的发光机箱,其中,所述发光板组件将机箱框架内侧空间区隔成至少两部分。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发光机箱,其中,包含:
机箱本体;以及
发光板组件,装设于所述机箱本体至少一侧面,所述发光板组件包含导光板及图案层,所述导光板包含两相对的表面,所述图案层印刷于所述两相对的表面的至少其中之一者的至少部分上,所述导光板的侧面接收光线后,所述光线沿所述两相对的表面的内侧反复折射而于所述图案层的位置从所述两相对的表面透射出。。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发光机箱的发光组件采用导光板的侧面接收光线后,所述光线沿导光板的两相对的表面的内侧反复折射而于图案层的位置从导光板的两相对的表面透射出,可以使光源发出的光均匀的透射出导光板;同时本实用新型的发光机箱通过将发光板组件装设于机箱框架外侧至少一侧面,或内侧,或机箱本体至少一侧面,不仅节约机箱的空间同时还不增加生产成本,结构简单,更适合大批量生产。
关于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的实用新型详述及所附图式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光机箱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发光组件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发光组件的光路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发光机箱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发光机箱第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图案层均匀分布于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B为本实用新型图案层非均匀分布于导光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2、3:发光机箱
11、21:机箱框架
31:机箱本体
12、22、32:发光板组件
S1、S2:表面
S3:侧面
L:光线
121:导光板
1211:崁槽
122:图案层
123:发光单元
1231:光源
1232:PCB板
1233:遮光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酷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酷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015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打印机的导纸轮注塑模具结构
- 下一篇:切割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