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泄压防外溢的润滑脂加注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01087.3 | 申请日: | 2017-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983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11 |
发明(设计)人: | 王福林;王琬婷;张洪杰;石宴华;东智慧;戴军;耿云腾;田龄钰;关瑞强;耿凡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福林 |
主分类号: | F16N7/38 | 分类号: | F16N7/38;F16N23/00;F16N13/0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开言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3127 | 代理人: | 喻慧玲 |
地址: | 050000 河北省石家庄市***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泄压防 外溢 润滑脂 加注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设备加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泄压防外溢的润滑脂加注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机械器件的工作效率,需要经常对机械器件中各个零件相接触的部位添加润滑脂。
各个零件相接触部位的间隙有大有小,甚至尽管注油部位活动关节处间隙较大,但因关节部位运转少,或长时间未更换的润滑脂,都会导致润滑脂变质变硬,此种情况也会使润滑脂可经过的通道变窄。各个零件相接触部位的间隙的大小,影响注油设备内油压的大小。
当注油部位活动关节处配合间隙较大时,润滑脂容易被挤压到活动关节处。注油设备高压出油腔内油压随着润滑脂从活动关节处溢出压力也变成零,注油完成后拔下枪头时,枪头处基本没有润滑脂溢出。
当注油部位活动关节处配合间隙较小时,润滑脂不太容易被挤压到活动关节处,必须用较大的力挤压注油枪手柄,此时润滑脂的压力增大,才能使润滑脂进入到活动关节处。因关节处配合间隙较小,润滑脂在活动关节处溢出时注油设备高压出油腔内仍有一定的压力,而不是零。注油完成后拔下枪头时,有余压力的润滑脂就会溢出,既造成浪费,又会使工作现场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注油完成后对注油设备高压出油腔内的余压进行泄压,使润滑脂回流入润滑脂存储腔内,减少润滑脂的外溢造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的一种泄压防外溢的润滑脂加注设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泄压防外溢的润滑脂加注设备,包括一体成型的注油泵体,注油泵体方设有连接润滑脂存储腔的连接端盖,注油泵体上方设有高压出油腔,泵体中部设有连接高压出油腔和润滑脂存储腔的柱塞腔,柱塞腔内设有柱塞杆,柱塞杆在柱塞腔内水平运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油泵体上方还设有泄压腔,泄压腔联通润滑脂存储腔,所述泄压腔设于高压出油腔相邻的一侧,泄压腔上设有水平贯穿的泄压孔,且泄压腔与高压出油腔通过泄压孔联通,泄压孔内设有泄压阀,泄压阀的开关设于泄压腔外部。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润滑脂存储腔与连接端盖通过螺纹连接,连接端盖内顶部与润滑脂存储腔顶部接触的面上设有一圈凹槽,凹槽内设有密封圈。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柱塞腔内壁上镶嵌有缸套。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泄压阀包括带有螺纹的连接杆和内外均设有螺纹的安装座,连接杆旋入安装座内,安装座与泄压腔外壁螺纹连接,安装座在泄压腔外侧固定有拧紧凸盘,连接杆的一端设有圆锥导柱,圆锥导柱与连接杆连接处设有一圈密封台,连接杆的另一端设有旋转开关。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旋转开关与拧紧凸盘之间的连接杆上设有逆时针缠绕的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拧紧凸盘,另一端固定旋转开关。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加注完润滑脂后拔下枪头之前,将泄压阀打开,注油设备高压出油腔内可能存在余压的润滑脂,经泄压通道返回到润滑脂存储腔,然后再拔下枪头,这样就不会有润滑脂溢出,极大的方便了向机械设备活动关节处注油的操作,减少了润滑脂外溢造成的浪费,还能避免操作中弄脏手部和衣服,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B-B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泄压阀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福林,未经王福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010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果树园套种中草药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黄花风铃木盆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