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包装机翻转传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20000610.0 | 申请日: | 2017-01-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6375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04 |
发明(设计)人: | 李炯伟;王桂桐;蔡华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佳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61/24 | 分类号: | B65B61/24;B65B61/28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63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机 翻转 传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包装机翻转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包装机翻转机构只能实现翻转板向前翻转,进行进包,真空整形封口后再向前翻转出包,下方的送包托辊升起接包,然后再从真空包整形机下方送包托辊运送出去。这种翻转机构存在两点不足:一是使得真空包整形机需要浪费很长的时间进行出包,生产效率低;二是真空包整形机需要在下方增加一个能够上下升降的送包托辊,在卸包的时候由于存在高度差也容易造成包装产生破损和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装机翻转传送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方案是,一种包装机翻转传送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翻转机构、输送机构、真空整形装置,输送机构倾斜设置在翻转机构的后侧,且输送机构较高的一段朝向翻转机构,真空整形装置位于翻转机构上方,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板、曲柄、前驱气缸、后驱气缸,所述曲柄下端转动连接于机架下部,曲柄上端转动连接于翻转板底部后端,前驱气缸设在机架上且位于翻转板的前侧下方,前驱气缸与机架转动连接,前驱气缸的气缸杆与曲柄的中部转动连接,后驱气缸设在机架上且位于翻转板的前端下方,后驱气缸与机架转动连接,后驱气缸的气缸杆与翻转板的底部前端转动连接,前驱气缸和后驱气缸同时动作带动翻转板向前倾翻、水平定位或向后翻转,所述翻转板撒上设置有夹袋装置,所述曲柄设置有两个,两个曲柄左右对称设置在翻转板下方,两个曲柄中部经连接杆相连接,前驱气缸的气缸杆与连接杆相连接,所述翻转机构下方前后两侧设置有缓冲气缸,当翻转传送装置前翻到位和后翻到位时,所述连接杆支撑于缓冲气缸上,所述翻转板上设置有整形板,所述整形板底面中部设置有振动气缸,翻转板上设有切口避开振动气缸,翻转板上设有密封罩,密封罩将振动气缸罩设在内,振动气缸的进气和排气口设置于密封罩上,整形板上设有整形板盖板,整形板底面经弹簧与翻转板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夹袋装置位于整形板后侧,所述夹袋装置包括支撑板、夹紧板,所述支撑板设置在翻转板后端,夹紧板位于支撑板上方,翻转板下侧面后端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上气缸,上气缸的气缸杆末端贯穿翻转板后与夹紧板端部相连接,翻转板下侧面后端中部设置有下气缸,下气缸的气缸杆末端贯穿翻转板后与支撑板中部相连接,下气缸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导套,导套竖直设置,导套内设置有导杆,导杆上端与支撑板相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后侧设置有滚筒,滚筒设置于翻转板后上方,滚筒由设置在翻转板两侧的滚筒支架固定,滚筒高度比支撑板位于最低位时的高度高5-10mm。
进一步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支撑输送带的架体,所述架体上设置支撑腿,支撑腿内套设有滑竿,滑竿下端为球头且贯穿支撑腿底部,滑竿下端设置有支撑角,支撑腿侧壁设置对滑竿进行锁紧的锁紧螺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由前驱气缸和后驱气缸配合来完成倾翻动作,实现向前倾翻、水平定位、向后翻转三个工位的依序切换,从而依次完成上袋、抽真空整形、出包的工作过程,不仅保证高效生产效率,还能改善产品的包装成型效果,不易使得包装产品产生破损和变形。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该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翻转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夹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翻转板与输送机构的倾斜角度差为10°时的结构状态示意图;
图5为翻转板与输送机构的倾斜角度差为0°时的结构状态示意图。
图中:
1-机架;2-翻转机构;21-翻转板;211-转轴;22-曲柄;221-连接杆;23-前驱气缸;24-后驱气缸;25-整形板;251-震动气缸;252-整形板盖板;26-夹袋装置;261-支撑板;262-夹紧板;263-上气缸;264-下气缸;265-导套;27-密封罩;28-滚筒;29-滚筒支架;3-输送机构;4-真空整形装置;5-缓冲气缸;6-弹簧;7-架体;71-支撑腿;72-滑竿;73-支撑角。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佳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漳州佳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200006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