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线系统及网络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98487.0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9540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孙德福;蒋成钢;罗龙;王学寰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B7/06 | 分类号: | H04B7/06;H01Q3/24;H01Q21/29;H01Q2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熊永强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线 系统 网络设备 | ||
1.一种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带处理单元,控制单元,至少一个射频通道,阵列选择开关,至少两个子阵列,以及透镜天线,所述至少两个子阵列共用所述透镜天线,其中:
所述基带处理单元,用于将需要发送给用户设备UE的比特流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以及将所述UE所属的小区的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从所述至少一个射频通道中确定用于处理所述模拟信号的第一通道并将所述第一通道的信息发送给所述基带处理单元,以及用于根据所述UE所属的小区的信息控制所述阵列选择开关,以使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至少两个子阵列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子阵列连接,所述第一子阵列能够产生覆盖所述UE所属的小区的波束;
所述基带处理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通道的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通道的信息将所述模拟信号发送给所述第一通道处理;
所述第一子阵列,用于将从所述第一通道接收到的信号通过所述透镜天线聚焦发射;
所述用于从所述至少一个射频通道中确定用于处理所述模拟信号的第一通道并将所述第一通道的信息发送给所述基带处理单元,具体为: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射频通道中各个射频通道的带宽利用率从所述至少一个射频通道中确定用于处理所述模拟信号的第一通道并将所述第一通道的信息发送给所述基带处理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子阵列相对于所述透镜天线的位置各不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属于至少一个射频通道中带宽利用率不高于预设阈值的射频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两个子阵列均用于周期性地产生新的覆盖范围的波束,并在每次产生的波束上发送导频信号,其中,每个导频信号包含发送所述每个导频信号的子阵列的标识和波束的标识,以用于接收所述每个导频信号的各个终端识别发送所述每个导频信号的子阵列和波束;
所述至少两个子阵列还用于接收所述各个终端发送的反馈信息,所述各个终端中每个终端发送的反馈信息用于指示自身接收的所述导频信号的信号质量、来自的阵列和来自的波束;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各个终端发送的反馈信息确定适合为所述各个终端中每个终端提供信号发射服务的子阵列和波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各个终端包括所述UE;若所述UE接收的由第二子阵列上的第二波束发送的导频信号在所述UE接收到的各个导频信号中信号质量排在前N位,则所述第二子阵列和所述第二波束分别为适合为所述UE提供信号发射服务的子阵列和波束,N为大于或者等于1的正整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天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阵列为所述第二子阵列。
7.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天线系统,所述天线系统包括:基带处理单元,控制单元,至少一个射频通道,阵列选择开关,至少两个子阵列,以及透镜天线;所述至少两个子阵列共用所述透镜天线,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基带处理单元将需要发送给用户设备UE的比特流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以及将所述UE所属的小区的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单元;
所述控制单元从所述至少一个射频通道中确定用于处理所述模拟信号的第一通道并将所述第一通道的信息发送给所述基带处理单元,以及根据所述UE所属的小区的信息控制所述阵列选择开关,以使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至少两个子阵列中的至少一个第一子阵列连接,所述第一子阵列能够产生覆盖所述UE所属的小区的波束;
所述基带处理单元接收所述第一通道的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通道的信息将所述模拟信号发送给所述第一通道处理;
所述第一子阵列将从所述第一通道接收到的信号通过所述透镜天线聚焦发射;
所述从所述至少一个射频通道中确定用于处理所述模拟信号的第一通道并将所述第一通道的信息发送给所述基带处理单元,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射频通道中各个射频通道的带宽利用率从所述至少一个射频通道中确定用于处理所述模拟信号的第一通道并将所述第一通道的信息发送给所述基带处理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848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