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物联网能力知识图谱及其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8065.3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21718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1 |
发明(设计)人: | 王响;康子路;马超;田承东;张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信息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6F17/30 | 分类号: | 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知法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26 | 代理人: | 常玉明;张兰海 |
地址: | 1000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网 能力 知识 图谱 及其 构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联网能力知识图谱及其构建方法,所述能力知识图谱包括:模式层,作为能力本体,包括规范概念集及其逻辑关系,具体包括能力概念、能力关系、能力属性及其定义域、值域;数据层,作为能力知识图谱的实体集合,是所述模式层的实例化,具体包括能力实体、能力属性值、能力实体间的关系、物体实体、物体实体与能力实体的关系。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物联网能力知识图谱及其构建方法,将能力单独出来作为图谱中的核心节点,同时与物体的其他属性区分开,可以快速搜索到能力并通过能力建立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关系,可为物联网领域的语义搜索、服务组合、用户推荐等提供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联网体系架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物联网能力知识图谱及其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物联网(Intemet of things,IoT)被称为物物相连的网络,它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及系统,如传感器网络、射频标签阅读装置、条码与二维码设备、全球定位系统和其它基于物物通信模式(M2M)的短距无线自组织网络,通过各种接入网与互联网结合起来而形成的一个巨大智能网络。如果说互联网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那么物联网可以实现人与物体的沟通,也可以实现物体与物体之间的连接和交互。
近年来物联网发展迅速,同时存在的问题也逐渐凸显。一是现有的物联网系统众多,但呈现烟囱式格局,各系统间无法实现数据共享,组织结构和描述方式差异较大。二是随着物联网的飞速发展,接入物联网的物体越来越多,能够提供的服务数量和类型也日益增长,海量无序数据是物联网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如何从海量数据中挖掘价值信息、根据用户输入快速查找到相关设备和服务、实现自动个性化推荐等智能服务是物联网发展的重要课题。知识图谱通过定义本体可以给予数据标准化的描述和语义信息,为不同系统间的数据共享提供帮助,同时知识图谱也是实现物联网智能的一种有效途径,为更加个性化和人性化的服务提供知识支撑。
在物联网中设备、资源的应用与其能力紧密相关,因此我们认为能力是物联网中物体的最主要的属性,如果以能力为核心节点建立能力知识图谱,可以快速搜索到能力并通过能力建立并挖掘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关系,可为物联网领域的语义搜索、服务组合、用户推荐等提供支撑。然而现有的知识图谱缺乏以能力为核心节点的能力知识图谱,迫切需要构建物联网能力知识图谱。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物联网能力知识图谱及其构建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知识图谱未有以能力为核心节点的能力知识图谱。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联网能力知识图谱,所述能力知识图谱包括:
模式层,作为能力本体,包括规范概念集及其逻辑关系,具体包括能力概念、能力关系、能力属性及其定义域、值域;
数据层,作为能力知识图谱的实体集合,是所述模式层的实例化,具体包括能力实体、能力属性值、能力实体与能力实体的关系、物体实体、物体实体与能力实体的关系。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物联网能力知识图谱的构建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S1:从模式层到数据层逐步构建第一能力知识图谱;
S2:从数据层到模式层逐步构建第二能力知识图谱;
S3:将所述第一能力知识图谱与所述第二能力知识图谱进行知识融合获取所述能力知识图谱。
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物联网能力知识图谱及其构建方法,将能力单独出来作为图谱中的核心节点,同时与物体的其他属性区分开,可以快速搜索到能力并通过能力建立并挖掘物体与物体之间的关系,可为物联网领域的语义搜索、服务组合、用户推荐等提供支撑。
附图说明
附图,其被包括以提供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而且被并入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所述附图示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说明书用来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信息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信息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80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