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保型高效旋风水沫除尘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97745.3 | 申请日: | 2017-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64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5 |
发明(设计)人: | 姜正玉;徐田生;毛静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山市田田设备安装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C02F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地址: | 3241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高效 旋风 水沫 除尘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环保型高效旋风水沫除尘器,包括除尘筒体,及设置在除尘筒体上方的送风管道,及设置在除尘筒体上方的、位于送风管道右侧的电动机;所述除尘筒体包括有设置在除尘筒体内部的、用于聚结粉尘的旋转叶片,及设置在除尘筒体顶盖下方的、位于旋转叶片正上方的、用于循环喷水的喷淋网,及设置在除尘筒体内的、位于旋转叶片下方的、用于收集粉尘的锥形收集器,及设置在除尘筒体顶盖上的、用于投放污水处理剂的进药口;所述进药口上方设置有储药桶,所述储药桶内存放有污水处理颗粒;该旋风水沫除尘器除尘效果好,适合于生产环境中带有各种粉尘的固气分离及污水处理,清洁、环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保型高效旋风水沫除尘器。
背景技术
除尘器把粉尘从烟气中分离出来的设备叫除尘器或除尘设备。除尘器的性能用可处理的气体量、气体通过除尘器时的阻力损失和除尘效率来表达。同时,除尘器的价格、运行和维护费用、使用寿命长短和操作管理的难易也是考虑其性能的重要因素。除尘器是锅炉及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设施。
对生产中或外排的粉尘气体进行净化,是一种常见的生产工序或环保治理工序,气体净化除尘的设备很多,而主要的除尘设备有电除尘器、水沫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其中,水沫除尘器的工作原理是含粉尘气流通过进口烟道进入筒体,它的主体是一个圆形筒体,水从除尘器上部喷淋盘射入筒内,粉尘气体由筒体下部切向进入,在筒体内旋转上升,含尘气体在离心力作用下始终与筒体内的水沫发生摩擦,这样含尘气体被水沫充分湿润,尘粒随水流到储存器底部,从溢水孔排走。经净化后的气体通过筒体上部锥体部引出,从而达到除尘脱硫目的,使排放烟气能够达到环保要求。
然而,目前的水沫除尘器除尘效果一般,且粉尘聚结后随水流直接从排水口排出,不利于环境保护,因此,寻求一种除尘效果好的,适合于生产环境中带有各种粉尘的固气分离及污水处理,清洁、环保的旋风水沫除尘器很有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除尘效果好,适合于生产环境中带有各种粉尘的固气分离及污水处理,清洁、环保的旋风水沫除尘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保型高效旋风水沫除尘器,包括除尘筒体,及设置在除尘筒体上方的送风管道,及设置在除尘筒体上方的、位于送风管道右侧的电动机;所述除尘筒体包括有设置在除尘筒体内部的、用于聚结粉尘的旋转叶片,及设置在除尘筒体顶盖下方的、位于旋转叶片正上方的、用于循环喷水的喷淋网,及设置在除尘筒体内的、位于旋转叶片下方的、用于收集粉尘的锥形收集器,及设置在除尘筒体顶盖上的、用于投放污水处理剂的进药口;所述进药口上方设置有储药桶,所述储药桶内存放有污水处理颗粒。
作为优选,所述送风管道通过半球形弯管头固接在除尘筒体的顶盖上。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叶片通过电机轴与电动机动力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锥形收集器的下部固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调节阀门。
作为优选,所述除尘筒体顶盖上固接有排气管。
作为优选,所述的污水处理颗粒由聚合硅酸铝铁20-30份、壳聚糖10-15份、竹炭10-15份、蒙脱石7-9份、氢氧化钠7-9份、硫化钡10-12份、过氧醋酸3-5份、聚合氯化铝4-6份、过碳酸钠2-4份、藻酸丙二醇酯1-3份、异佛尔酮1-3份、贝壳粉3-5份、草酸1-2份、柠檬酸1-2份和去离子水50-60份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的污水处理颗粒由聚合硅酸铝铁30份、壳聚糖15份、竹炭15份、蒙脱石9份、氢氧化钠9份、硫化钡12份、过氧醋酸5份、聚合氯化铝6份、过碳酸钠4份、藻酸丙二醇酯3份、异佛尔酮3份、贝壳粉5份、草酸2份、柠檬酸2份和去离子水60份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山市田田设备安装有限公司,未经江山市田田设备安装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774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