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起搏器电极的识别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5537.X | 申请日: | 2017-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3106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24 |
发明(设计)人: | 沈伟;陈羽斐;施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N1/372 | 分类号: | A61N1/372;A61N1/05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徐小蓉;黄明凯 |
地址: | 20004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 固定垫 可识别特征 电极导线 起搏器 操作过程 结构组成 特征分辨 误操作 缝扎 分辨 直观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起搏器电极的识别方法,所述起搏器包含有若干电极导线,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电极导线上配有固定垫,使所述的固定垫具有可识别特征;使位于不同所述电极导线上的所述固定垫具有不同的可识别特征;所述的可识别特征是色彩、或者是形状、或者是结构组成。本发明的优点是,在操作过程中可根据色彩、形状、缝扎凹槽的特征等多种特征分辨固定垫及其对应的电极的种类;便于快速直观识别不同电极,避免误操作;同时也可以解决电极埋设在人体内部难以分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起搏器电极的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起搏器通常具有两根电极,电极原有识别标志包括心房电极52cm短,心室电极58cm长;电极末端有很小的识别码,肉眼观察不方便;中空电极中插有固定钢丝,末端有52、58识别码。但是两根电极的固定垫完全一样,没有识别功能。
起搏器电极植入固定流程:穿刺锁骨下静脉,分别送入2根导引钢丝;透视下分别沿钢丝送入撕脱鞘,经鞘送入心室电极至右心室心尖部,心房电极至右心房的心耳处;利用固定钢丝将电极头端固定;撤出钢丝,分析仪测定电极参数(阈值、感知、阻抗)符合安装条件;最后,电极缝扎固定。
原有识别标志可以在术前识别电极;但是起搏器电极植入手术操作较为复杂,两根电极容易混淆;当电极植入体内并拔除固定钢丝后,只有电极末端很小的识别码可供识别,很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起搏器电极的识别方法,该识别方法通过在不同的电极导线上设置具有不同识别特征的固定垫,大大提高了不同电极导线的辨识度。
本发明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起搏器电极的识别方法,所述起搏器包含有若干电极导线,所述电极导线上配有固定垫,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使所述的固定垫具有可识别特征;使位于不同所述电极导线上的所述固定垫具有不同的可识别特征;所述的可识别特征是色彩、或者是形状、或者是结构组成。
所述的可识别特征是色彩,指的是位于不同所述电极导线上的所述固定垫具有不同的色彩、或者具有不同色彩或图案的涂层。
所述的可识别特征是形状,指的是位于不同所述电极导线上的所述固定垫的长度不同、或者是直径不同。
所述的可识别特征是结构,指的是位于不同所述电极导线上的所述固定垫的外部造型不同、或者是所具有的缝扎凹槽圈数不同。
所述的起搏器具有二根电极导线,一根电极导线上设置有红色固定垫,其端头连接心房或心室电极头端,另外一根电极导线上设置有蓝色固定垫,其端头连接心室或心房电极头端。
本发明的优点是,医务工作者在操作过程中可根据色彩、形状、缝扎凹槽等多种特征分辨固定垫及其对应的电极的种类;便于术者快速直观识别不同电极,避免误操作;同时也可以解决电极埋设在人体内部难以分辨的问题。
将电极的固定垫赋予识别功能,将有利于术者直观快速识别不同电极,提高手术效率和准确性。另外,当起搏器电池耗竭需要二次更换时,通常只要测定参数正常,原电极无需更换;这时固定垫的识别功能可以很好的发挥作用,术者可以很方便地识别不同电极的类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起搏器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起搏器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的局部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起搏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553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