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食品包装环保印刷的阳离子固化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4630.9 | 申请日: | 2017-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9988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9 |
发明(设计)人: | 王景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滁州金桥德克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1/101 | 分类号: | C09D11/101;C09D11/107;C09D11/03;C09D11/03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9500 安徽省滁州市***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食品包装 油墨 阳离子固化 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 丙烯酸四氢呋喃酯 丙烯酸单体 丙烯酸树脂 印刷 制备 附着力 环保 附着力促进剂 表面活性剂 偶联剂改性 印刷适应性 柔韧性 光引发剂 环保制品 硬脂酸类 重量份数 流平剂 转印性 颜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食品包装环保印刷的阳离子固化油墨及其制备方法。它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30~90份,丙烯酸树脂20~30份,丙烯酸单体5~25份,丙烯酸四氢呋喃酯5~25份,硬脂酸类偶联剂改性纳米SiO2 10~25份,光引发剂2~15份,颜料0~30份,表面活性剂0.5~5份,流平剂0~2份,附着力促进剂0.2~2份。本发明所提供的用于食品包装环保印刷的阳离子固化油墨,它通过各组分,特别是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丙烯酸树脂、丙烯酸单体和丙烯酸四氢呋喃酯等组分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使其具有包装材料附着力,油墨的柔韧性好,转印性佳,对食品包装环保制品的印刷适应性较佳。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油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食品包装环保印刷的阳离子固化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柔性版印刷中光固化(UV)技术在纸张和薄膜材料的印刷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UV技术已经由窄幅的卷筒纸凸版印刷向柔性版印刷市场进发。而在柯式印刷中,我们也看到了UV油墨快干系统的种种优势,它可缩短印刷周期,减少工作量。UV固化系统最重要的特性在于它可提高印刷稳定性(干燥方面),缩短印刷过程中等待氧化干燥的时间。近10年来,UV印刷对传统带来很大冲击,主要在塑料承印物上进行柔性版印刷。如今,又有新型的油墨-阳离子油墨。它为提高柔性版印刷的环保和质量又增加了保证。与自由基系统相比,阳离子油墨具有挥发性低、气味小的优点,可说是很好的环保油墨。自由基油墨的气味是个很头痛的问题,它对操作人员的健康和环境都有害。而阳离子油墨(低挥发性油墨)在这方面却有很大优势,如今甚至可应用于一些食品包装行业。阳离子油墨还有可在塑料片基上附着的好处。阳离子油墨和涂布上光对电晖处理过的片基表现出特别好的附着性,这正是所有优点中最关键的。与自由基型油墨相比,阳离子油墨具有固化速度中等(此稍逊于自由基油墨),可二次固化(约延长到24小时),无阻止氧化,湿度影响轻微,无收缩量,塑料附性优良等特点。虽然在固化速度方面,自由基型油墨可在高速印刷下干燥,而阳离子型油墨的固化速度稍有落后。但近来的研究发展表明,经改进的阳离子油墨也可适应150m/分钟~200m/分钟的印刷。二次固化的好处是当印刷品从印刷机输出后,墨膜看上去好像已固化,但仍有部分没有发生反应(没干透)。阳离子固化技术可以继续反应直到这些材料的大部分都发生反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供一种用于食品包装环保印刷的阳离子固化油墨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达到:
一种用于食品包装环保印刷的阳离子固化油墨,它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30~90份,丙烯酸树脂20~30份,丙烯酸单体5~25份,丙烯酸四氢呋喃酯5~25份,硬脂酸类偶联剂改性纳米SiO2 10~25份,光引发剂2~15份,颜料0~30份,表面活性剂0.5~5份,流平剂0~2份,附着力促进剂0.2~2份。
本发明的用于食品包装环保印刷的阳离子固化油墨可以只由上述组分制成,也可在上述组分的基础上增加其他不影响本面油主要性能的其他组分。
在一种优选方案中,用于食品包装环保印刷的阳离子固化油墨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35~85份,丙烯酸树脂20~30份,丙烯酸单体5~20份,丙烯酸四氢呋喃酯5~20份,硬脂酸类偶联剂改性纳米SiO2 10~25份,光引发剂2~15份,颜料0~30份,表面活性剂0.5~5份,流平剂0.5~2份,附着力促进剂0.2~2份。
在另一种优选方案中,用于食品包装环保印刷的阳离子固化油墨主要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制成:有机硅改性丙烯酸酯聚合物40~80份,丙烯酸树脂20~25份,丙烯酸单体5~15份,丙烯酸四氢呋喃酯5~15份,硬脂酸类偶联剂改性纳米SiO2 10~25份,光引发剂2~10份,颜料5~20份,表面活性剂0.5~5份,流平剂0.5~2份,附着力促进剂0.2~2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滁州金桥德克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滁州金桥德克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463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