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辣木离体快速繁殖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3979.0 | 申请日: | 2017-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846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2 |
发明(设计)人: | 庞基良;黄洲;杨梦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H4/00 | 分类号: | A01H4/00;A01C1/0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黄美娟;李世玉 |
地址: | 310036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丛生芽 辣木 小时光照 光照 离体快速繁殖 外植体 接种 丛生芽诱导培养基 生根培养基 增殖培养基 供应问题 无菌繁殖 无菌幼苗 优质种苗 有效解决 增殖培养 生根苗 子叶节 茎段 生根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辣木离体快速繁殖的方法:将外植体接种于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上,在25±1℃、2000Lx光照强度,每天12小时光照条件下培养20~40天形成丛生芽;将丛生芽接入增殖培养基,25±1℃、2000Lx光照强度,每天12小时光照条件下培养20‑40天,接入的芽又逐步形成新的丛生芽;将增殖培养得到的丛生芽切成3~4cm长的茎段,接种于生根培养基中,25±1℃、2000Lx光照强度,每天12小时光照条件下培养至芽生根,获得生根苗;以辣木无菌幼苗的子叶节为外植体,在短时间内形成大量的丛生芽,可大大缩短辣木无菌繁殖系建立所需要的时间,可有效解决辣木优质种苗的供应问题。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辣木离体快速繁殖的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进行优良辣木种苗规模生产。
(二)背景技术
辣木(Moringa oleifera Lam.)为辣木科(Moringaceae)辣木属(MoringaAdans.)的一种热带经济树种,全世界大约有14个种,而其中分布范围较广且利用和研究最多的是Moringa oleifera,原产于印度北部喜马拉雅山区,耐旱、抗逆性强,因广泛的适应性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而成为近年来最热门的植物之一。辣木的叶片和果荚含有多种蛋白质、维生素和氨基酸,具有补充营养和食疗保健的作用;种子含有活性絮凝成分,可以作为净水剂;辣木油则主要用于高档化妆品的添加剂。目前生产上使用的辣木种苗主要用种子繁殖,而印度辣木种子价格高,出芽不整齐,种苗紧缺,不能满足大面积生产种植的需求。国外对辣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所含成分的含量和作用上,而国内对辣木组织培养的研究也是从近几年才开始。在组织培养过程中还存在外植体分化率、生根率低,移栽成活率不高,试管苗易黄化萎蔫等问题。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辣木离体快速繁殖的方法,可以减少综合生产成本,可实现辣木育苗的工厂化大批量生产,可有效解决辣木优质种苗的供应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辣木离体快速繁殖的方法,所述方法按如下步骤进行:
(1)外植体:取辣木无菌苗的顶芽或子叶节为外植体;
(2)丛生芽的诱导:将步骤(1)外植体接种于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上,在25±1℃、2000Lx光照强度,每天12小时光照条件下培养20~40天形成丛生芽;所述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MS+0.5~1.0mg/L 6-BA(6-苄氨基腺嘌呤);
(3)芽的增殖培养:将步骤(2)丛生芽接入增殖培养基,25±1℃、2000Lx光照强度,每天12小时光照条件下培养20-40天,接入的芽又逐步形成新的丛生芽;所述芽增殖培养基为:MS+0.5~1.0mg/L 6-BA(优选0.5mg/L);
(4)芽的生根:将步骤(3)增殖培养得到的丛生芽切成3~4cm长的茎段,接种于生根培养基中,25±1℃、2000Lx光照强度,每天12小时光照条件下培养至芽生根,获得生根苗;所述生根培养基为:1/2MS+0.1~1.0mg/L IBA(吲哚丁酸)。
进一步,步骤(1)中外植体是将消毒后的非洲辣木种子在无菌条件下接入种子萌发培养基上培养,在培养室温度24±1℃,黑暗、密封条件下培养,获得辣木无菌苗;所述种子萌发培养基为1/2MS中加入质量浓度0.7%琼脂、质量浓度2%蔗糖,pH值调到5.8。
进一步,非洲辣木种子消毒方法为:挑选饱满、无畸形和无虫蛀的非洲辣木种子,剥去种皮,用体积浓度70%的酒精表面消毒30s,置质量浓度0.1%的HgCl2水溶液中浸泡消毒12-18min,消毒期间要不停摇动,然后用无菌水冲洗4~5次,获得消毒后的种子。
进一步,步骤(2)所述丛生芽诱导培养基为:MS+0.5mg/L 6-BA。
进一步,步骤(4)所述生根培养基为:1/2MS+0.1~0.4mg/L IB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师范大学,未经杭州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39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