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Mn2+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711493112.5 申请日: 2017-12-30
公开(公告)号: CN108034423B 公开(公告)日: 2021-01-19
发明(设计)人: 秦杰;秦传香 申请(专利权)人: 苏州大学
主分类号: C09K11/59 分类号: C09K11/59;H01L33/50
代理公司: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代理人: 陶海锋
地址: 215104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mn base sup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Mn2+离子掺杂的硅酸盐红色荧光粉、制备方法及应用。荧光粉的化学通式为Na2Mg5(1‑x)Si12O30:5xMn2+,其中,x为Mn2+掺杂的摩尔比,0.001≤x≤0.2,采用高温固相合成法制得。本发明制备得到的荧光材料在紫外、近紫外或蓝光等激发光源激发时,能发射波长范围在520~750纳米的红色荧光,激发光谱范围较宽,且在355纳米及420纳米处有强吸收,与商业紫外‑蓝光芯片完美吻合。本发明提供的Mn2+离子掺杂的硅酸盐红色荧光粉,生产成本低,是一种发光性能好的红色荧光材料,可应用于制造紫外‑蓝光激发的白光LED荧光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Mn2+掺杂的硅酸盐红色荧光粉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属于固体荧光材料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发光二极管(LED),因其具有寿命长、能量转换效率高、稳定性良好、价格低廉等优点,已经被公认为是具有高性能和长期稳定性的高效技术之一。目前,商业化的白光LED是由蓝光InGaN芯片与黄色荧光粉YAG:Ce3+组合而成,通过荧光粉YAG:Ce3+吸收芯片发出的部分蓝光(440-460纳米)后发射出黄色荧光(490-550纳米),并与未吸收的蓝光混合形成白光。然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缺少红光成分,导致器件显色指数(CRI)低、相关色温(CCT)高,难以满足室内照明以及宽色域液晶显示(LCD)背光源的要求。为了避免上述缺点,迫切需要开发新型的发光性能好的红色荧光粉。

目前商用的红色荧光粉主要是Eu2+掺杂的氮化物,例如Sr2Si5N8:Eu2+(参见文献:Van Duong Luong et al., Preparation of Sr2Si5N8:Eu2+ for white light-emittingdiodes by multi-step heat treatment,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509,7525-7528)或CaAlSiN3:Eu2+(参见文献:Hyo Sung Kim et al., Luminescenceproperties of CaAlSiN3:Eu2+ phosphor prepared by direct-nitriding method usingfine metal hydride powders,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 633, 97-103)等。Eu2+掺杂的氮化物红色荧光粉具有物理化学性质稳定,热稳定性好,发光效率高等优点。但是发射光谱过宽,与绿、黄色荧光粉混合时易发生再吸收的现象,且发射峰部分超过人眼敏感区域,降低器件的辐射流明效率,除此以外,氮化物荧光粉的制备条件过于苛刻,原料昂贵,生产成本较高,从而限制了氮化物荧光粉的广泛应用。近几年,稀土离子掺杂的红色荧光粉被广泛地报道,如Eu3+,Sm3+。但是稀土离子的资源短缺,价格昂贵,使用上受到极大的限制。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31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