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三尖鱼形双向夜光飞标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92263.9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263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08 |
发明(设计)人: | 金双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双悦 |
主分类号: | A63B65/00 | 分类号: | A63B6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802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凹槽线条 三尖 夜光 鱼形 鱼尾 不锈钢薄片 外表面相 尖角状 冲压 鱼鳞 鱼眼 鱼嘴 成型 选材 线条 制作 | ||
三尖鱼形双向夜光飞标,选材不锈钢薄片,由冲压制作成型,其特征在于飞标左侧的鱼嘴和右侧的鱼尾呈尖角状,鱼鳞、鱼眼以及其它线条作凹槽线条设置,在凹槽线条区域涂上夜光粉至飞标外表面相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育用品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三尖鱼形双向夜光飞标。
背景技术
飞标运动起源于英国,那时的圆桌武士(保护英王的近身侍卫)及军中的士兵在休闲时向树墩投掷标枪,既是练兵也是游戏,后来由此而演变成室内运动,流行于英国及法国皇室,当时得到英国皇帝亨利八世及法国皇帝查理六世的青睐,被誉为“贵族运动”。
1620年,随着第一批新移民乘坐五月花”号船抵达北美洲大陆,飞标游戏亦于当时传入美国。二十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这种游戏开始在酒吧流行起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因军事与民间上的相互往来,加速了这种游戏的普及和发展。
直至1975年,美国举办首届美国电脑飞标公开大赛”,飞标运动开始变成一种休闲体育运动。新一代的软式飞标机的问世,促使飞标运动更进一步飞速发展和运用。
时至今日,飞标已有150年的历史,在欧美及澳洲广为流行。一个美国飞标网页上说玩飞标的美国人有2000万,与玩高尔夫球的一样多;另一个网页上则说99年的统计值为2800万人。在美国、英国、欧洲、澳洲等地每季度甚至每月都有固定的全国性飞标比赛,各地的周末俱乐部赛事则不计其数。
据1999年的统计资料发现,自飞标运动的电子化革命后,美国的爱好者由1984年的900多万人增至1999年的2600万人。从此,飞标运动被评为全美最受欢迎的运动之一。同时,由于美国文化对西方世界的影响力,飞标运动飞速风靡了现代国际社会。
飞标运动在亚洲热门起来还是近几年的事,在中国,绝大多数的人对飞标的认识还停留在硬式飞镖阶段,少数认识较深的人也是通过观看电视转播飞标比赛来认识软式飞镖运动。尽管在外国领事馆及外国人聚集的高档酒吧可以看到电脑智慧飞标机,但毕竟离大多数的市民还是太远,据国家体育总局飞标协会预测,占世界人口1/5的中国,在不久的将来,飞标爱好者将独占世界鳌头。
公知的飞标,通常都是单尖单向或者磁性无尖运动方式,至今尚未发现多尖多向驱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夜光的鱼形状三尖双向驱动飞标,本发明可以推、掷、拋的方式练习飞标,改变了传统的单向单尖驱动模式,増加了玩者的乐趣,且具有观赏性。
本发明三尖鱼形双向夜光飞标的技术方案,选材不锈钢薄片,由冲压制作成型,其特征在于飞标左侧的鱼嘴和右侧的鱼尾呈尖角状,鱼鳞、鱼眼以及其它线条作凹槽线条设置,在凹槽线条区域涂上夜光粉至飞标外表面相平。
优选的,凹槽线条的深度设定0.10-0.15mm为宜。
本发明三尖鱼形双向夜光飞标,釆用动物特征图案设置双向三尖驱动模式,改变了现有技术的单向单尖的传统使用方式,转比现有技术,使用者可以随意方式向目标标的物投掷,具有多个目标命中机会,尤其是夜间练习飞标将会发光,呈现出鱼形状,更具观赏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三尖鱼形双向夜光飞标,如图1所示,选材不锈钢薄片,由冲压制作成型,其特征在于飞标左侧的鱼嘴1和右侧的鱼尾2呈尖角状,鱼鳞3、鱼眼以及其它线条作凹槽线条设置,在凹槽线条区域涂上夜光粉至飞标外表面相平。
优选的,凹槽线条的深度设定0.10-0.15mm为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双悦,未经金双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22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