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92214.5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16405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发明(设计)人: | 骆秀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金莱利印染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6 | 分类号: | C02F9/06;C02F10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7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体 印染废水 格栅 过滤 酸性试剂 调节池 混凝剂 精过滤 源水 格栅间隙 固体杂质 通入空气 吸附 废水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源水通过格栅隙为5‑8mm的格栅初过滤,然后将初过滤后的源水经格栅间隙为1‑2mm的格栅精过滤,然后通入至第一调节池内向第一调节池内添加酸性试剂调节PH为6‑8;得到水体A。本发明初过滤和精过滤,可除去水体中固体杂质;印染废水呈碱性,酸性试剂将废水的PH调节至混凝剂反应的环境下;而混凝剂可吸附水体中杂质;向水体通入空气,除去水体内微粒。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印染废水是加工棉、麻、化学纤维及其混纺产品为主的印染厂排出的废水;印染废水水量较大,每印染加工1吨纺织品耗水100~200吨,其中80~90%成为废水;纺织印染废水具有水量大、有机污染物含量高、碱性大、水质变化大等特点,属难处理的工业废水之一,废水中含有染料、浆料、助剂、油剂、酸碱、纤维杂质、砂类物质、无机盐等。
现有的水处理技术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差,尤其对印染废水中的有机物处理效率低,无法完全处理水体内的有机物,因此难以将印染废水中的COD降至排放标准,且需要添加多种化学助理剂,处理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处理成本低的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对源水初过滤、精过滤,然后加入酸性试剂调节PH,得到水体A;
b)向水体A中加入混凝剂A和混凝剂B,搅拌后,通入空气;
c)向水体A中通入臭氧;
d)向水体A中内添加活性炭,该活性炭与源水的重量比为1:150-220,得到水体B;
e)将水体B放置于阳极为复合中间层钛基二氧化铅材质的电解池内电解,得到水体C;
f)将水体C通入至沉淀池内沉淀处理。
本发明通过对印染废水进行初过滤和精过滤两道过滤工艺,可除去水体中大部分的固体杂质,初过滤可避免水体中的部分杂质在精过滤过程中堵塞网孔,不会影响水体流经初过滤用的格栅;印染废水呈碱性,因此通过添加酸性试剂能够将废水的PH调节至中性范围,便于后续向水体中添加混凝剂,使混凝剂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下与水体发生反应,而混凝剂的设置可对水体中的少量难以沉淀的杂质进行吸附去除,向水体中通入空气,可实现对水体实现气浮,除去水体内的微粒;设置电解池,并在电解池内通入臭氧可对水体中,可使得水体中的有机物在阳极氧化,使水体中的有机物转化成水和二氧化碳,其处理过程中无需添加化学药剂,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处理效果好且效率高;同时增加臭氧可加速水体内的有机物氧化,增强对水体中有机物处理的效率;降低水体COD,使水体达到可排放值;钛基复合中间层二氧化铅较其它电极具有较高的析氧电位,可有效防止电解过程中的副反应的发生,电解效率高,氧化效率高,电解过程中损耗小,使用寿命长。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c)中,臭氧通入的速率为30-50 mol/L /min;该速率通入的臭氧可对水体中的部分有机物提前氧化去除,同时还可除去部细菌。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剂A包括10-15份聚丙烯酸钠、8-11份聚丙烯酰胺 、2-4份聚苯乙烯磺酸盐及15-30聚氧化乙烯;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聚苯乙烯磺酸盐及聚氧化乙烯在水体会呈絮凝状,从而便于水中的微粒会粘附,且该混凝剂A为有机混凝剂,在印染废水中存在大量有机物的情况下,对水体不会存在影响,而后续的有机物处理过程中,可对该与水体中原有的有机物共同处理,对水体的影响小。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剂B按重量份包括以下组分:15-25份淀粉和7-9份纤维素;该天然产物还会在电解条件下转化,同时淀粉和纤维素为天然产物,因此可随着水体排放值环境中,环境的自我净化能力,可快速将该天然产物转化为无机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金莱利印染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金莱利印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22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工业废水的处理方法
- 下一篇:一种黑河道污水净化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