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考古铲省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91448.8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188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彬强;邓世祥;邹斌高;罗庆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肇庆市智高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F3/02 | 分类号: | E02F3/02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智汇聚晨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409 | 代理人: | 张艳梅 |
地址: | 526060 广东省肇庆***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考古 省力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古铲省力装置,包括固定座、减震器、侧支臂和摇动手柄,所述固定座的上方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安装架的内部设置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的上方设置有所述减震器,所述减震器的上方固定有封口板,所述封口板的上方设置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的上方设置于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后方设置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的下方连接有副支杆,所述副支杆的后方设置有中轴轴套,所述中轴轴套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摇动手柄,所述摇动手柄的前方固定有棘轮,所述棘轮的一侧固定有飞轮。有益效果在于:降低劳动强度,结构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且尤其适宜于在考古中作为手工撬土工具,亦可用于其它的同类场所,应用范围广阔。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考古设备设计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考古铲省力装置。
背景技术
21世纪以来,中国考古学呈现出新的学科特点和发展趋势,中国考古学随着自身的发展特别是在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及其各项阶段性成果的推进与影响下,形成了中国气派和中国特色,正朝着科学化、国际化、社会化、大众化的趋势和方向发展;中国考古学需要与国际考古界加强交流,博采众长,走向世界;作为一级学科的考古学的学科建设应是从文物管理机构到文物考古研究机构所共同担负的责任,需要形成一整套既符合中国实际,又顺应中国考古学发展的二级学科的设置,同时培养能够满足考古学发展需要的人才;公众考古是目前考古学新的发展走向,考古界需要转换意识和机制,培养专业人才,坚持考古的纯洁性和道德规范,以更好地服务社会与遗产保护事业。
中国考古学的发展趋势可以概括为科学化、国际化、社会化和大众化。第一个趋势是考古学的科学化。考古本来是一门科学,是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紧密结合的产物,它最基本的方法——地层学和类型学就分别来自地质学和生物学的分类学。进入新世纪以后,考古学科学化的特点越来越明显。第一,各种自然科学技术手段日益广泛、深入地应用到考古学研究中,这不仅在探源工程中有表现,在其它的方面也有表现,比如古代的动物、植物、遥感、冶金、物探,甚至包括最新的加速器测年的技术和DNA的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可以说,20世纪八九十年代,搞考古的人如果对这些都不了解,照样可以做考古;但现在,从取样到研究再到整理资料,如果不具备这方面的知识,就不是一个合格的考古工作者了。所以,考古学科学化表现在,一是各种科学技术在考古学中的应用;另一个是考古学家本身科学素质的提高,对各种各样方法的理解以及要在自己的考古设计中增强科学意识。再比如,以前一般的分析往往用“较多”、“较少”来表述,现在必须要量化的分析,比如“占比多少”(这在国外也叫做“计量考古学”),否则就不是一个合格的考古学家。所以,考古学家自身科学素质的提高,是一个大的方面;而且,自然科学技术在考古领域的应用是考古学本身发生的重大变化,我们能够得到的信息量呈几何倍数的增加。原来就是遗迹、遗物,遗物就是石器、骨器、陶器等;现在是各种各样的,比如淀粉颗粒、孢粉、植物的种子等等,获得的信息量呈数倍的增加。所以,我觉得考古更像是一个自然科学的学科,当然它研究的目的仍然是古代的生活、历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肇庆市智高电机有限公司,未经肇庆市智高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9144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