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富里酸修饰的磁性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711488336.7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212096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1 |
发明(设计)人: | 喻理;李培武;马飞;杨代斌;毛劲;张良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1J20/22 | 分类号: | B01J20/22;B01J20/28;B01J20/30;C11B3/10;A23D9/0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乔宇 |
地址: | 43006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富里酸 修饰 磁性 石墨 纳米 复合材料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里酸修饰的磁性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一种富里酸修饰的磁性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其为富里酸修饰的附着有氧化石墨烯和/或还原氧化石墨烯的磁性纳米颗粒。制备:在室温下,将富里酸加入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中,搅拌或者超声,得到富里酸/氧化石墨烯溶液;在室温下,将六水合三氯化铁配制的三价铁水溶液缓慢加入碳酸氢钠水溶液中,搅拌得到铁絮凝物,再缓慢滴加抗坏血酸水溶液,继续搅拌一段时间,最后滴加富里酸/氧化石墨烯溶液,继续搅拌,将溶液转移到反应釜中水热反应,离心收集反应后的黑色沉淀,清洗、干燥得到黑色粉末。本发明提供的富里酸修饰的磁性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用于黄曲霉毒素脱除,方法操作简单,效果好,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里酸修饰的磁性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在植物油中脱除黄曲霉毒素中的应用,属于粮油质量安全领域。
背景技术
黄曲霉毒素是由真菌侵染粮油作物产生的一类有毒次级代谢产物,是目前发现的毒性最强的真菌毒素之一。以黄曲霉毒素B1为例,其毒性是氰化钾的10倍、砒霜的68倍,属于Ⅰ类致癌物。人畜食用受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品及农产品,会表现出较强的致畸致癌性及遗传毒性等,还可能引起肝脏、肾脏中毒、生殖异常以及免疫系统紊乱等。
油料作物在种植、收获、运输、储藏及加工等环节都可能引起黄曲霉毒素的污染。油脂是油料作物加工的最终产品之一,油脂因此常受到黄曲霉毒素污染,导致食用植物油的黄曲霉毒素超标事件频发。因此,开展食用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脱毒技术研究,对避免食品质量安全事件再次发生、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维护油脂企业健康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食用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脱除难度在于,一方面,油料中黄曲霉毒素污染难以避免,另一方面,黄曲霉毒素物化性质十分稳定,达到280℃以上时才能被破坏,在水中的溶解度低,不易被除去。目前有效的脱除方法一般可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三类。生物和化学的脱除方法成本高,控制反应条件困难。物理方法中吸附剂脱毒方法在实际生产中应用最为广泛。现有的吸附剂活性白土,硅藻土、蒙脱石等虽脱除效果较好,但是分离不容易,不能够很好地满足油脂快速生产的需求。
中国专利CN 201210502692.0公开了一种黄曲霉毒素吸附剂及食用植物油中去除黄曲霉毒素的方法制备过程,涉及黄曲霉毒素抗体,成本高,保存有效期短。CN201410779486.3公开了一种脱除食用油中黄曲霉毒素的磁性介孔二氧化硅吸附剂的制备方法,虽然成本低廉但是制备过程能耗大(550℃煅烧6h),且脱除效果有待提高。因此,研究一种成本低廉、高效快速的去除食用植物油中黄曲霉毒素的吸附剂及应用方法,对于保障人类的食用油消费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应用价值。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富里酸修饰的磁性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提供的富里酸修饰的磁性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用于黄曲霉毒素脱除,方法操作简单,效果好,成本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富里酸修饰的磁性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其为富里酸修饰的附着有氧化石墨烯和/或还原氧化石墨烯的磁性纳米颗粒。
按上述方案,所述的磁性纳米颗粒为四氧化三铁;所述富里酸修饰的磁性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微观结构为颗粒状,平均尺寸为400-600nm,颗粒表面附着有氧化石墨烯和/或还原氧化石墨烯。
一种富里酸修饰的磁性石墨烯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1)在室温下,将富里酸加入氧化石墨烯水溶液中,搅拌或者超声,得到富里酸/氧化石墨烯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83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