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型铸件的砂型重力拔塞浇注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711488094.1 | 申请日: | 2017-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80318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8-05-15 |
发明(设计)人: | 别云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航宇嘉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41/16 | 分类号: | B22D41/16;B22C9/02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新天方有限责任专利代理事务所 12104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301800 天津市宝***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型 铸件 砂型 重力 浇注 装置 | ||
本发明是一种大型铸件的砂型重力拔塞浇注装置,包括浇口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浇口盆体的顶端设有与其相适配的盆盖,所述拔塞杆的另一端通过紧固螺钉固定连有拔塞杠杆,所述浇口盆体的侧壁上方设有若干手柄,所述手柄呈圆柱体结构设置。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通过设置带有石墨塞头的浇口盆体,拔塞杆配合拔塞杠杆,驱动装置,使铝液一次性充满型腔,满足了一次成型,改善了浇注效果,避免了多人多次间歇浇注,有效避免了因不连续的浇注方式而导致铸件表面甚至内部出现裂纹、欠铸的缺陷,减少了铸件报废,进而大大提高了铸件的成品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重力浇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型铸件的砂型重力拔塞浇注装置。
背景技术
重力浇注也称为重力铸造,是指金属液在地球重力作用下注入铸型的工艺。在浇注过程中,需要人工加液把铝液送入到型腔,传统的砂型重力铸造加铝液需要人工操作,一次能浇注的铝液无法满足一次成型,需要多人多次间歇浇注,然而,采用不连续的浇注方式会导致铸件表面甚至内部出现裂纹、欠铸等缺陷,影响着浇注效果,同时造成铸件报废,大大降低了铸件的成品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大型铸件的砂型重力拔塞浇注装置。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型铸件的砂型重力拔塞浇注装置,包括浇口盆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浇口盆体的顶端设有与其相适配的的盆盖,所述浇口盆体与所述盆盖的外壁均设有隔热保温层,所述隔热保温层内填充有保温棉,所述浇口盆体的底部设有圆形通孔结构,所述通孔结构内设有与其密封接触的石墨塞头,所述石墨塞头的下部水平安有拔塞杆,所述拔塞杆的一端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内通过安装套与所述石墨塞头的下部紧固连接,所述拔塞杆的另一端通过紧固螺钉固定连有拔塞杠杆,所述拔塞杠杆与所述拔塞杆的连接处通过转轴连有拔塞支架,所述拔塞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浇口盆体的外侧壁上,所述拔塞杠杆的末端铰接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安装在所述浇口盆体的外侧壁上并且位于所述拔塞支架的上方,所述浇口盆体的侧壁上方设有若干手柄,所述手柄呈圆柱体结构设置。
所述浇口盆体的内表面涂有耐火泥层。
所述盆盖的顶端设有半圆形提手。
所述石墨塞头为上窄下宽的锥台结构设置。
所述驱动装置为液压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通过设置带有石墨塞头的浇口盆体,拔塞杆配合拔塞杠杆,驱动装置,使铝液一次性充满型腔,满足了一次成型,改善了浇注效果,避免了多人多次间歇浇注,有效避免了因不连续的浇注方式而导致铸件表面甚至内部出现裂纹、欠铸的缺陷,减少了铸件报废,进而大大提高了铸件的成品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浇口盆体;2-隔热保温层;3-拔塞支架;4-手柄;5-盆盖;6-石墨塞头;7-拔塞杆;8-转轴;9-拔塞杠杆;10-驱动装置;
以下将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叙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航宇嘉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航宇嘉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71148809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反应制备纳米碳酸钙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鉴定茶花品种的方法